假悔改的源头是魔鬼,它惯用的手法就是让人把信仰建立在自己的感觉和情绪上,误以为流眼泪就是悔改,心情好就是喜乐,会背经文并说属灵的话就是热心。其实,人的感觉是随环境和所遇到的人和事的不同而变化的。
它杀伤自由,杀伤喜乐,杀伤对圣神的忠诚;圣神始终在前行,推进教会。然而,我怎能知道一件事到底是出於圣神,或是出於世俗,世界的精神,抑或是出於魔鬼的精神?我怎能知道呢?这需要祈求分辨之恩。
「它帮助我深化我的生命,鼓励我与来自不同宗教背景的人建立团结关系,并为他人带来喜乐。尽管有差异,我们总是乐意做见证。」
日课、苦路经、朝拜圣体等活动,大家充分感受到了灵性生命的成长,透过这次灵修生活上的整休和滋养,神父们也得到了心灵上的休息与更新,提升了为主工作的动力,大家都觉得脱去了旧我,成了一代新人,更加满怀信心和喜乐地投身到堂区的各项福传与牧灵工作中
愿阿塞尼奥神父继续启发他的精神女儿并赐给她们更多的圣召,把福音的爱和喜乐带入世界。
同时,堂区纳匝肋之家公众号、青年营公众号开始推送传播学习教宗方济各的《福音的喜乐》《2017传教节文告》。神父也特别要求主内的兄弟姐妹能积极参与到传教节活动中来,以爱福传主动与近人和好或者探望。
作为基督徒,我们该过喜乐的祈祷生活,并将福音实践于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
今天,我们必须成为一个走出去的教会,把基督的光带到每个边缘地区(参閲:《福音的喜乐》劝谕,20号)。
在赞美声中,我们已然不分教会内外,同样将心中的情感尽情地向天主倾诉,从天主而来的喜乐更是满溢我们的心灵。我们明白这一生最美的祝福便是认识主耶稣。
问:《福音的喜乐》劝谕多处引证弥撒讲道的内容。请您谈谈,除了这道劝谕外,教宗为何还在许多机会上强调弥撒讲道在基督徒生活中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