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加纳婚宴喜满盈
2025-01-17

在这里我们也遇到一个许多神学家常常争论的问题:天主会改变吗?因着圣母玛利亚的转求,主耶稣,虽然祂的时间还没有到,却提前行了第一个神迹。

香港:《贤士的礼物》汤汉主教圣诞节家书
2010-12-24

(玛9:37~38;路10:2)按德国神学家拉内(KarlRahner)的解释,圣召有三层:最基本的一层是人人都拥有的圣召,即是天主赐给每个人的良心,召叫他行善避恶;更上一层是领洗入教的圣召,召叫教友清楚地走救己救人的人生道路

拉辛格:“触物生情,美的默观“
2024-02-02

在14世纪拜占庭神学家尼古拉斯·卡巴西拉斯(NicholasCabasilas)所著的《基督里的生命》一书中,我们重新发现了柏拉图的经验,即这种被新的基督信仰经验所改变的怀旧情结中的终极对象,仍属于无名

“宠爱”自己
2014-04-21

每当读到丹麦神学家克而郭凯尔写的《地下室手记》时,我的心底里翻动着层层叠叠的共鸣,他说,每个人都有着一个躁动不安的灵魂,而最可悲的莫过于好多人活了一辈子,都找不到精神的皈依。

迎主降生的十种心
2012-12-20

16世纪神学家奥利振说:爱心的债永远随着我。故此,我们要天天彼此相劝,凡事互相包容。当以爱己之心去爱人,责人之心来责己。

信德特稿:教宗本笃十六世在继续教导我们
2013-03-01

当然,教宗是世界闻名的神学家,他的精神遗产非常丰富,但最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他对教会信仰的忠信宣讲和传释。

特稿:该如何正确理解“炼灵”并善度“炼灵月”?
2013-11-04

我在《炼狱、地狱之我思》的这篇博文中,曾就因同样问题而向我发问的朋友这样介绍了加拿大神学家罗海荣(RonaldRolheiser)神父对天堂、炼狱、地狱的观点与看法:就像我们在母胎中时,虽然不知道母胎外是什么样子

教父:初世纪教会的作家
2014-01-25

这些作家大都是德高望重的人,他们中有很多人是主教,或是神学家、历史学家、思想家、演讲家,例如欧瑟伯、戴尔都良、奥利振、依勒内、奥斯定、亚大纳削等人。这些人教会惯常尊称他们为教父。

读书有感 也谈对进化论的一点看法
2004-06-07

如果改用外星人的角度来解释圣经,神学家无法解释的异常现象就能得到圆满的解答。

杨慧林教授闭幕辞
2015-12-03

基督教神学所谓的自由,在当代意义上恰恰涉及主体重构的问题,因此神学家讲自由看上去很像康德,但是对主体的理解却有根本的变化。这种被重构的主体其实是当代哲学与神学的重要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