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也念及那些面对子女困难的父母,包括:孩童患病、儿女有同性恋倾向、青少年出车祸等意外、学生课业不佳等等。教宗坦言,这其中有许多痛苦。「但请你们想想上主,想想祂怎么解决大圣若瑟的各种难题。
那么,“哪些事物使我们的眼睛、使信德的眼睛患病呢?是恶习、世俗精神和傲慢”。教宗表示,这三件事物催促你与其它事物有所连接,“使你留在黑暗中而感到安全”。
富有或贫困、患病或健康,尊严是“以那源自于身为天主儿女的一切内在力量”,“在天主和他人前的一种生活方式”。当有人问及宽恕的能力时,教宗表示,宽恕和被宽恕犹如一张“来回票”。
切尔尼枢机最后总结道,教宗在《玛窦福音》第25章31至46节的启发下撰写了文告,而这份文告鼓励我们在饥饿、口渴和患病的人,以及外乡人与服刑者的面容上辨认出天主。
这段福音记载:日落之后,人们把所有患病的人带到耶稣跟前,耶稣治好了他们。但是在黎明前,耶稣消失了,祂退到一个荒野的地方,在那里祈祷。
应该认识到,患病是天主对我的特别的恩惠,是给了我补赎立功的机会,痛苦是化了妆的祝福。想想耶稣为了爱我们,救赎全人类,无罪被钉在十字架上,我们这点痛苦算得了什么呢?
1982年以前这里没有一位教友,一位梅姓的村民因患病,在其它地方领洗入教,回来后,成了这里的第一位天主教徒。
从患病开始,蒙恩就全身心地信赖天主。有时候爸妈和她开玩笑,问她:你觉得是我们喜欢你,还是天主更喜欢你?当然是天主更喜欢我了。有人说,世上每个人都是被天主咬过一口的苹果,都是有缺陷的人。
他们刚一下船,人立刻认出他来,便跑遍那全地域,开始用床把有病的人,抬到听说耶稣所在的地方去,或村庄,或城市,或乡间,人都把患病的人放在街道上,求耶稣容许他们,至少摸摸他的衣边;凡摸到的,就都痊愈了。
又说:“妈妈,这是天主给你的,因为你哀矜过别人,在家上学时,好几次放学你不让我回家吃饭,先去给一位无儿无女的姥姥送药,还给一位患病的爷爷送过钱,你还代我去你下过乡的农村看过病人……”女儿的话勾起了我一连串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