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5年1月4日生於布拉迪斯拉发,後来被派到罗马,在宗座额我略大学就读,23岁时在慈幼会圣心堂誓发终身愿,1940年於都灵晋铎。泽曼神父回到自己的国家後,开始受到最初的考验。
圣若望小修院院长老楞佐.托波神父说:「以前我们的年轻人去达喀尔的小修院就读,在300公里外。」他说:「我们只能派送五名年轻人,但现在我们每年可以容纳多达15名青年。
董其体先生出生于天主教家庭,祖辈都是虔诚的天主教徒,董先生从小受其影响,懂得天主教道理,况且小学六年又均在天主教创办的诚德小学就读。故在他幼小的心灵中种下爱天主、爱教会的种子。
然而,只有在与荣休主教谈话后,他才前往罗马就读。「我的座右铭,取自圣咏63:3,因为你的爱比生命更美好。」
不过,在子女这些学校就读的家长却不这么看。廿五岁的鲁马•阿赫泰尔(RumaAkhter)说:「女儿在圣阿尔伯学校上幼儿园,我觉得学校的教育很好。老师教我的孩子书法和阅读。
无独有偶,有一位小男孩,在学校要捐款的时候,妈妈给了他五元钱,小男孩觉得自己没有很好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因为他所就读的学校是“贵族学校”,他的同学捐的不是五十,就是一百。
圣十字架堂新教友洪丽华与丈夫及两名女儿一起领洗,她说长女入读天主教幼儿园,校内信仰氛围触动她与丈夫重拾信仰,「我和丈夫自幼就读天主教学校,现在因着女儿,我们再次认识天主教,领洗加入教会」。
设计和编辑关于巴雷利的漫画的是意大利女记者和作家费拉里奥(TizianaFerrario),她曾在米兰天主教圣心大学就读。费拉里奥接受本新闻采访时讲述了巴雷利的生命中一些重要时刻。
其就读二年级的女儿杜里(Tory)说,她观看有线电视节目,例如“卡通频道”和“卫视合家欢台”的连续剧,并在课余修读跳舞课程。
枢德修女,名施静红,圣名德肋撒,1972年12月生于江苏省启东市;1994年7月在南通狼山圣母堂进会初学;1998年9月至2003年6月在(湖北省)武汉同济医科大学就读临床医学,并取得学士学位;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