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教区约有15000多教友,大都生活在山区农村,经济条件较差,但是他们的爱心奉献让人感动与敬佩。有些贫困家庭的教友,捐献了5元或者20元,虽然钱数不多,但是神父能感觉到他们的一片爱心。
教宗最后邀请整个教会踏上旅程,为圣召服务,促使人人都能发现并接受天主的召叫,并「为弟兄姊妹和全世界献出生命,把自己的人生化为一首赞主曲」。
教宗今年3月15日在主持诵念三钟经活动时指出,「在大疫情流行的情况下,我们发现自己或多或少生活在孤独之中,我们蒙召重新发现并加深教会全体成员共融的价值。
这些想法导致经师等人窃窃私议,对耶稣心生反感。接着,经师等人给耶稣设圈套,提刁钻的问题,但耶稣一次又一次地给出「经师们意想不到的明确答复」(参阅:玛廿二23-33;若八2-11)。
教区长刘红刚神父表示,由于目前教区总堂周围的改造工程,教区在经济上捉襟见肘,卧病在床的王育峰神父没有收入,患病以来生活甚是艰难,虽然教区自他生病后尽力为他治疗,但庞大的治疗费用,已远远超出教区的经济负担能力
因此,帕罗林枢机表明:“牧人活着不是凭着自己的意愿,而是想着如何使羊群生活得更好;牧人的所在不是凭着自己的爱好,而是守在有羊群的地方。他与羊群一起移动,白天与黑夜的每一时刻都陪伴着他们。
在我们生命中的许多日子里,信德会看似幻影、徒劳无功。在我们人生中的诸多黑暗时刻,祈祷似乎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然而,实践祈祷也意味著接受这份辛劳。『父啊!我前来祈祷,我感到心灵枯竭……。』
如果我们在基督内活出我们的信仰,把脆弱者、贫穷者和被边缘化的人置于中心,那么我们就是生活在希望使命中的人。”
教宗也提到那些因生态系统遭破坏而受到打击的人,尤其是那些生活在潘塔纳尔湿地和亚马逊地区的民众,那里是“拉丁美洲和世界的肺叶”,却因火灾而处于危险。
这些人对艰难岁月习以为常,年复一年地生活在不确定中、焦虑不安、饮食和住处不稳定、健康状况不佳、法律身份悬而未决,以及失业,或是就算找到给薪的工作,也会面临剥削和虐待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