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最後说:同样地,在天主慈悲的宠爱下,而且在复活奥迹的光照下,正如亚西西圣方济各所说的,死亡可以成为‘我们的死亡姐妹’,对所有人和我们中的每个人而言,她代表了学习希望和与主相遇的宝贵机会
曾几何时,不敢与母亲那呆滞的目光对视,不足一秒我即慌乱地移开视线,母亲糟糕的状态与我不无关系,我对不起母亲。
你们要永远保持这个服事贫穷和卑微者的传统,用他们可以理解的言语宣讲福音、施行慈悲善工,以及为亡者祈祷。圣母司铎会的会士们也应接近卑微的人,这些人之所以能接受信仰正是因着自己的母亲和祖母的朴实传授。
教宗对此解释道:这并非说受苦是好事,而是说当我们因行善而受苦,我们就是生活在与主耶稣的共融中。耶稣接受了苦难而被钉在十字架上,使我们得到救赎。
随后继续弥撒圣祭,将整个教堂与全体教友奉献于主。
大量的历史事实告诉我们:信仰能使一个社会团体达到和平与安宁,能使一个人具有慈悲和爱的精神。一个人的生存如果没有了信仰,就会变得空虚和渺小。没有信仰的人,就好比没有动力的船,只能随波逐流。
但他是个理性的人,这些年时断时续地在信与不信间摇摆。2015年7月,他突患急性重症胰腺炎、肠梗阻、肾功能衰竭住院,因病情危重,医院下了病危通知书。
通过长期诵念,我们自然就会熟知圣母各样感人之德:她的无限谦卑、纯洁、热诚、服从、承行主旨;仁爱、慈悲、良善、乐于助人;贤淑、静默,忍耐、恒久祈祷;勇于担承剧苦剧难、牺牲奉献,参与基督救赎工程等,在玫瑰经二十端奥迹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安泰努奇修士首先表示,疫情时期可成为一个转化的时期,他说:「这是一个转化的重大良机,一个慈悲和静默的时期。此时一片寂静,充满哀痛的静默,但也是心灵静默的时候。」
教宗指出,「圣神亲自引领他们、光照他们、坚强他们,以期人人都能在生命中向前迈进,即使身处逆境和困境,经历喜乐与痛苦,依然走在耶稣的道路上。唯有始终顺从圣神,才能做到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