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神父修女的年避静,就是重新找到那个点,然后在期盼与等待中去选择、去实现我们的计划和目标——就是回应上主的呼召,虽然会受到多元化信息的影响,但是我们任然要坚持,在祈祷中通过对自己和他人的认知
教宗说,上主会因我们慈悲的爱而满足,因我们以祂的名俯身关怀他人的不幸而感到安慰。
必须首先感动自己,让自己的生活福音化,如此,我们的讲道才可能成为火种,燃烧自己,成为火把照亮自己,引领他人!而且我们讲道分享的目的也在于此!其三,要条理清晰。
我们能为他人做有益的事,一起做且能做到。这就是大公主义旅程。关于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的冲突,教宗认为唯一的解决之道就是真诚对话,好不陷于战争。
其余的一切,诸如天空、大地、最美好的事物,甚至这座大殿,也都将过去;我们总不可在生命中排除天主和他人。
为他人祈祷也意味着为亲戚、同事、朋友的好消息而感谢上主,为事情进展顺利而感恩。此外,为亡者祈祷是另一个感恩的标记,感谢他们留给我们的见证。
「一个人若是在归属基督上日益增长,发现基督的目光转向每个人,他怎能抱持排挤他人的生活态度呢?你们要从修院的共同生活开始做起,观察是否有人被排挤,独自待在角落。
在人生道路上独自前行是一回事;与他人手牵着手,并肩同行则是另一回事。」教宗吐露他对灾民的关怀,提及他8月24日地震当天的心情说:「我那天一早醒来,就发现一张字条写着两次地震的事。
或者我更愿意看电视剧,闲聊,谈论抱负,了解他人的生活?教宗解释说:为能认识耶稣,我们需要祈祷,需要圣神,也需要福音,把福音书常常带在身边每天诵读一小段。这是认识耶稣的唯一方式,之後圣神会施展作为。
巴尔迪塞里枢机解释说:‘圣召’一词必须从广义的观点理解,它的范围很宽广,涵盖所有能够在爱的喜乐中具体实现自己的生命,以及圆满活出奉献自己於天主和他人的恩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