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然接受天主对我们生活的干预,能为我们提供精神的洞察力,有助于我们获得更大的德能,远超我们所求所想的(参阅弗3:20)。
民众困惑地感到精神沮丧,我们可称之为虚无主义,它使生命屈从于这个被自相矛盾所驯服的世界和社会。这种透过盲目追求物质享受来麻醉这深切困窘的倾向使人生活在忧郁中,因为他找不到相称于自己精神境界的崇高目标。
此渊源给我们揭示出人无论身处何种文化传统、祖传定制,在自己的传统中都有着一种朝拜雅威(至上神,唯一造物主)的精神敬礼。这种朝拜因着其根深蒂固的悠久传统有时会产生一种无意识地排他性。
但也可以说这是一种素质,一种与生俱来的精神素质。同时还可以说这是一种状态,一种看待世界和自己的态度,一种盈满爱和幸福体验的自由境界。
公教报刊对新思想和新运动应持稳重态度,要积极研究,不尚新颖,不做先锋,在稳妥中成为时代的领导者;(2)负责,公教报刊在信德道理及风化伦常中应持有自己的立场和负责的态度;(3)要有主张,公教报刊应持守自己的立场,要以基督的精神为精神
即使学识渊博、经验丰富的父母,也会意识到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的不足,以及对孩子未来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而挂虑,所以,从小将孩子奉献给天主,请天主照顾他,提醒他按照福音的精神而生活,才是明智之举。
当很多人都在叹息基督徒人数增长慢,教会事业不发达时,其实,最重要的问题却是我们缺少充满活力,充满精神,闪耀着天主肖像的基督徒。
面对这些世俗的诱惑,一个人如果没有像耶稣在旷野里三退魔诱那样的精神和勇气,修院生活自然不会成为其生活的选择。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纵观中国历史,我们不仅出产残缺的身体——太监和小脚女人,也出产残缺的精神——奴性。
宗教也未能避免这样的威胁,它会让人陷入形式的世俗精神。试探耶稣的魔鬼卖弄自己有修养,正是以绅士、骑士的面目出现,而且引用圣经,似乎是个神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