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求「大希望」 经验显示个人的能力与物质财产不足以保证那份人灵不断寻求的希望。就如我在「在希望中得救」通喻中所写,政治、科学、科技、经济和所有其他的物质资源都不足以提供我们渴望的「大希望」。
(玛10:16)耶稣为提高门徒的警惕性,用了一个令人恐怖的图像——羊入狼群。似乎是指门徒常会处于危险的境地。
出席会议的危地马拉主教团主席拉玛吉尼主教向本台说,拉丁美洲现在所面对的挑战,是如何令人们接纳道德与经济间的关联,他希望所有参加今年5月将在巴西举行的拉美主教团协会第5届大会的人士所要讨论的课题,以能够找到一条最实际的途径
若望和安德肋起先是洗者若翰的门徒,他们一听到师傅称耶稣为天主的羔羊(36节),便跟随了耶稣。耶稣转过身来,看见他们跟在身後,便问他们说:你们找什麽?
当天礼仪的福音选自《路加福音》,叙述耶稣在加里肋亚海边讲解天主的道理和召叫门徒往深处撒网(五1-11)。教宗指出,加里肋亚海表示「万民和睦共处的辽阔世界」。
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印度德肋撒修女说:“孩子是成年人最好的老师。”多年前,我并不了解德肋撒修女所说的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孩子们向来都称我们这些成年人为老师,我们怎么可能会反过来称孩子为老师呢?
她们跟随里修圣女德肋撒推广的「小路」,以这位圣女的灵修为启发泉源。维罗妮卡修女说:「从我听见耶稣召叫至今已有34年。我努力在诵读圣经和福音中认识耶稣。我天生患有唐氏症,但我很幸福,热爱生命。
耶稣开始在加里肋亚宣讲天国,驱除魔鬼,“有一个癞病人来到耶稣跟前,跪下求祂说:‘祢若愿意,就能洁净我。’耶稣动了怜悯的心,就伸手抚摸他,向他说:‘我愿意,你洁净了罢!’”(谷一40-42)。
走进圣殿,人们陆续点燃手中的蜡烛,大家怀着万分喜悦的心情高唱“阿肋路亚”!热烈庆祝主基督的复活,“阿肋路亚”的呼号回响在教堂内外。
为此,这位世界主教会议秘书长提到圣咏第134篇,圣咏作者邀请肋未人和耶路撒冷圣殿的司祭“昼夜”赞美上主,并“举起他们的双手不断地祈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