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援引《生活的基督》和《福音的喜乐》两道劝谕的思想,强调平信徒的圣召首先是在家庭内的爱德,同时也要透过社会和政治上的爱德增进和平、共处、人权、正义和慈悲。
在伊拉克南部城市医院新冠肺炎病房发生火灾后,枢机主教发给《亚洲新闻》的一便条中,就在首都的一个设施发生类似事件几个月后,他写道:“表示哀悼和声援向遇难者家属致以诚挚的问候和祈祷,以便真主赐予遇难者无限的慈悲
子民被派遣在世界上为基督作证,好使万民之光的基督藉著祂复活奥迹的温柔和慈悲的力量,将众人吸引到自己跟前。”教宗最后提到当代的许多见证者,他们是具有“合一胆量”的牧人和平信徒,有时付出了很高的代价。
使人们因着我们的仁爱、慈悲、温良、谦卑、乐于助人等善行、美德、芳表、归光荣于在天之父。过后回想,疫情中的圣诞节依然可以使我们获得身心灵各方面的神恩神益神佑和节日的特别福宠。
基本上,这个希望的来源在于认识天主,在于发现他作为良善慈悲父亲的心肠。
将熊熊爱火点燃他要用宽恕 将仁爱和平扩展他将勇敢地背起十字架牺牲奉献走在我们前边 树立光辉典范鼓舞我们战胜人生旅途的千难万险鼓舞我们朝更高的精神境界登攀我们都能沐浴他的救赎恩典我们都能分享他的喜乐平安我们都该效法他的慈悲
在希伯来圣经中,慈悲,也就是以善报恶的能力,正是天主区别于我们的特征:“我的道路不是你们的道路”(依55:6-9)。耶稣同样以这种方法看问题。
因此,他把自己交在天主的慈悲中,他知道支持和巩固,正如他曾被要求的,也坚固他的兄弟们(参阅路22:32)。今天我们能自问:我要培养靠着天主恩宠进入天国的渴望吗?
大约在圣诞节前几天,我走进这所儿童中心的教堂,又看到了这个孩子,当时教堂里空空荡荡,只有这个孩子跪在圣母像前祈祷。
(路1:38)乃是圣母在接受天使宣报她将成为救世主之母时的明确答复,不仅表明了她在天主面前的无限谦卑,而且也显示了她对天主旨意的欣然接受、绝对顺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