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此,我们在教宗方济各《福音的喜乐》劝谕的指引下解读教会这一年走过的行程,从中看出与耶稣的相遇不断涌现的希望标记。
过去,新教对天主教人的评价是“哑巴+瘸子”,意思是说,天主教人既羞于给别人讲道理,也不会走出去传福音。随着“梵二”精神的落实,在神父的不断激励下,如今很多教友已有改变,开口的多了,行动也多了。
当大家恭恭敬敬、聚精会神的参与弥撒时总会有那么让人难以接受的不和谐音符和影像,涂抹了美好场景、搅乱了信友思维,应引起教会的重视和采取相应的措施。
教区专门为此筹备的文件,已于暑期内送到全港堂区和学校。今年,教区教育日以“牧者”为主题,提醒教师和家长成为学子的善牧。部分教育工作者认为,“教师应本着专业精神来回应新趋势,发挥牧者素质”。
记得在圣神父之前,有一次和一位刚晋铎不久的弟兄聊天。我问他:圣神父有什么感受啊?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满足’,神父是我的一切,我就是神父,神父就是我,其他没有什么都可以。他回答。
2011年圣诞节比往年更热闹,晚会节目除了以往的唱歌、舞蹈、游戏、小品等节目外,还出现了以前在电视上才能看到的大型蒙古族贵夫人服饰表演,更让人兴奋的还有草原人最熟悉的著名演员格日勒,为晚会献唱蒙古歌曲,
教宗的要理讲授继续基督徒希望的主题,当天他引用圣保禄宗徒在《罗马人书》中论及的坚忍与安慰,阐明希望体现在关怀弱小者的行动上。以下是教宗方济各要理讲授的全文:亲爱的弟兄姐妹,上午好!
圣斯德望是门徒们选立的7位执事之一,根据«宗徒大事录»的记载,他在殉道的时刻再一次让我们看到天主圣言和祈祷之间结出硕果的关系。
为捷克共和国青年参加马德里的世界青年日活动筹备基金,是基督信仰青年协会同捷克主教团青年牧灵办公室合作发起的一项活动。
晨祷/晚祷爱祈祷圣神降临后圣周四——永恒的大司祭.pdf感恩祭圣神降临后星期四我们的主耶稣基督—永恒的大司祭庆日教宗本笃十六世于2012年应一些主教团的请求,在“礼仪年”中纳入“我们的主耶稣基督——永恒的大司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