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我去龙屯的这一天,郑圆香姊妹、李瑞秦弟兄等十多人,走出去福传,他们自费买了圣牌送给愿意慕道的群众。
最后在1859年赴台开教李步垒教友的故乡后坂天主堂举行共融弥撒,为此次活动画上了圆满句号。
江北岸天主堂大事年表1872年建,名圣母七苦堂,堂址中马路2号,建筑面积4380平方米,具哥特式风貌,是近代优秀建筑。1876年起为主教常驻堂,增建主教公署、藏经楼等。1877年添建钟楼。
温州教区龙港堂区的孔祥路兄弟,就是这样建立了自己的家庭。他是家中的次子,孝顺、听话。
而对信徒,对我们基督徒来说,就像对亚巴郎和圣若瑟一样,我们在天主的视野里所怀有的希望,存在于基督内,并建基在磐石上,即建基在天主身上。
1985年金神父回来传教至今,金庄半数以上的人都信了教(208人),周围的村子也发展了很多新教友,有的还建起了祈祷所。1985年之前,周边仅有十几个村有教友,堂区总共3000多人,没有一座圣堂。
宁晋县高庄窠村的师建民教友与大陆村镇的冯立全、张会峰两位教友在陆镇会馆聚餐叙旧,席间谈到了基督新教的音乐侍奉,三人一下子来了精神。看到基督教用音乐、歌唱、舞蹈来福传,搞得红红火火,真是让人羡慕。
进德公益已为绵竹、秀水和白鹿三地建成了板房教堂并投入使用。
1952年,她在一座印度庙的旁边建起了“垂死贫民收容所”,以让那些可怜的人在弥留之际能享受一下人间的温暖。
然后她让他去见主教,请他在她显现过的地方建一座圣堂。简单而又乐于相助的若望·狄也哥,以其纯洁心灵之慷慨地去了,但是不得不等很长时间。他终于和不相信他的主教说了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