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的,天主子耶稣基督给了我们人生和生命的死亡一个新的“出路”,一种新的意义:“义人的灵魂在天主手里,痛苦不能伤害他们”(智3:1-9)。
(玛二七46)因此,在圣经中,我们可以看到,我们既肯定天主在生命的每一个阶段与我们同在,但我们亦深怕遭人遗弃,特别是在年迈体衰、痛苦失落的时候,这并不矛盾。
为了完成天主的旨意而受苦,即使是痛苦,也要选择面对而接受,因为说出天主的话,不仅是自己蒙召的责任,是走在正义正确的道路上,与天主同行,而且,将来也会得到天主永生的赏报。
他用自身无比的爱和每日的关怀,照顾着他的配偶和圣婴;他通过工作挣钱,来提供一家人的吃穿用度;他从因黑落德的嫉妒而萌生杀意中,保护生命被威胁的孩子,给孩子提供庇护;在逃亡中的痛苦中,他是童贞玛利亚和耶稣的同伴
从人看来,祂虽然有过辉煌,讲道有权威、能治病、能行奇迹、步行海面、能驱魔,而且复活过死人,然而,祂自己却在生命的最后受尽了折磨和痛苦,惨痛地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祂在十字架上的最后一句话是:“父啊!
近几年来,教廷注意到贩卖人口的受害者的痛苦,也听到那些帮助他们获得自由的教会团体的声音,因此更加恳求国际团体,希望各个不同的机构能加强合作,以终止这个祸患[8]。
这些曾经胆颤的渔夫们已经成了福音勇敢的宣讲者,就连他们的敌人也无法理解这些「没有读过书的平常人」(宗4:13)为什么表现出如此的勇气与坚忍,以喜乐面对痛苦与迫害。
进堂咏是保禄致迦拉达书六14它表达了逾越奥迹的整个幅度,痛苦与荣耀,死亡与新生的密切关系,因此,在苦难中已经呈现出得救的希望,复活的喜乐。(唱进堂咏。)
妈,您在那么痛苦的时候,却留给了女儿一张笑脸,您这吃力而又满足的微笑,饱含了您对女儿太多的牵挂、思念和强烈的母爱。您的这一笑深深地、永远地印在了女儿的心中。
在生活中,上天的恩赐,父母的关爱,朋友的帮助,老师的指导,失败的启迪,痛苦的领悟,以及死亡的警醒……都无不让我们的人生变得多彩多姿,富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