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牢记天主的恩赐,避免误入歧途,我们必须「时常回到根基」。教宗邀请众人扪心自问:「我是否记得上主在我生命中行的奇事?我是否记得上主的恩赐?我能否向先知敞开心门?
若是如此,这种帮助就成了某种大发人性同情心的即刻行善,由於缺乏根基故不会结出果实。相反地,主耶稣要求我们顺从爱德的圣召。藉着这圣召,每个基督的门徒都能奉献自己的生命来服事他人,每日在爱内成长。
贤妻刘惠云,圣名玛利亚,1938年10月21日出生在一个教友村,受家庭的熏陶,热心爱主,经常去教堂参与弥撒,念经,学唱圣歌,从小就打下了信仰的根基,经历多次运动始终信德笃诚,对天主坚信不疑。
凡对此亵渎的人,就是亵渎天主的爱的根基,亵渎基督的司祭职。基督是救赎,是再创造。‘可是,上主这麽不好,祂不予以宽恕’。不是的!上主宽恕一切。
圣保禄宗徒提醒格林多团体的信友,基督复活是信仰的根基(参閲:格前十五1-5)。教宗依循这位宗徒的足迹,强调基督信仰产生於一个事实。
教宗最後总结道,我们应返回信仰的根基,就如圣多默那样,恳求以某种方式触摸天主,好能认出祂。教会圣事和感恩祭典正是让我们与天主之爱相遇的绝佳途径。若我们重新发现这美妙,每个人的生命就能被赋予圆满的意义。
教宗的话说得多么恳切,家庭是信仰的第一摇篮,因是之故,让儿女在家庭就能认识天主,打下牢固的信仰根基,非常重要。
成年人时常拔除青年人的根基,使他们孤立无援、被丢弃,而非帮助他们成为社会公益的先知。为此,教宗提出一个强而有力的拯救方法,即青年人与老年人的对话。
小时,父母常带我进堂,母亲是小学老师,在家中常教我念早晚课上的经文,教我识经文上的字,除要求我会背诵外,还要求我会默写,同时为我讲解每段经文的内容,信仰的根基牢牢扎在我心中。
我们听了十分欣慰,心想:“到底是老教友,有根基。”后来,我问到他:“告解了没有?”他说:“神父来了,放了全大赦就走了。”明显的没告解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