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种已在现世实现的真正自由,它只关切具体的人并在每个人心中唤起得救的希望。教宗说,圣罗梅洛总主教具体体现了善牧为自己的羊群而舍命的形象。因此,对萨尔瓦多主教们来说,他是一个模范和一项激励。
弥撒结束时,教宗表明信德的开端就是抛弃我们自以为正确、有能力和自主的傲慢,承认自己需要得救。
天主的爱,是可使人得救的爱。正如基督信徒所宣信的,通过耶稣引我们走向永生的十字架,我们走上了希望的道路,使我们成为望德和爱德的使者”。“朋友们,不同于历史上的朝圣者,我来不是送礼物的。
您为了忻州教会的发展、群羊的得救,无私无畏、无怨无悔、无偿奉献了自己全部的精力。谁说您已经悄然离去?谁说您不会再欣然归来?在我们期待的眼神中,在我们思念的心坎里,您的音容宛在,您的精神永存!
教宗说:“主教的生活该当是继续不断地奉献给天主,使教会和托付给他的灵魂得救。”教宗表示教会对这些新主教寄予重大希望,他特别提到在困境中度信仰生活的主教们,有时他们受到迫害。
基督是复活的初果,玛利亚则是得救恩的初果,是属于基督的人中的第一个。圣母升天加强了我们人类对日后复活的希望,使我们更向往天堂!
正如教宗方济各在宗座劝谕《你们要欢喜踊跃》中所说讲的,一个“邻家的圣德,实践圣德的人就在我们周遭生活,反映了天主的临在,也可以称为‘得救成圣的中间阶层’”(参阅第7号)。
在2020年四旬期,教宗希望信众将目光投向被钉十字架的基督,“让自己一再得救”。教宗强调,耶稣的逾越奥迹不是过去的事件,而因圣神的德能永存不灭,“使我们以信德能在受苦的人身上看见和触摸到基督的血肉”。
天主渴望我们永远得救,耶稣的使命是拯救所有人。耶稣向尼苛德摩描述自己时,称自己是“光”,与黑暗对立。
教宗方济各接着引用了圣若望保禄二世在《论得救恩的痛苦》宗座牧函里的教导来阐述他的思想,即看到在苦难中反映出基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