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首先谈到慈悲禧年与教会的关系,他说:教会需要这非凡时机。我并没说:这非凡时机对教会有益。不,不是的!我说的是:教会需要这非凡时机。教会必须让人看到天主的临在和关怀,这是她在当今时代的特殊使命。
《路加福音》记述耶稣派遣72门徒出去传教,祂对门徒们说:庄稼多而工人少,所以你们应当求庄稼的主人,派遣工人来,收割他的庄稼(路十2)。教宗藉此事迹解释福音先驱的第二个特徵:祈祷。
在玛窦的记述中,耶稣的态度非常舒畅,指着空中的飞鸟泰然地说:“瞧!它们不播种,也不收获,但是天父给它们吃的;看田野的百合花,它们穿的衣服比撒罗满在王座上所穿的不更美丽吗!”
教宗方济各2月2日主日带领信众诵念《三钟经》后如此诠释战争。他吁请执政者在希望的禧年之际,付出更大的努力。教宗说:“我再次重申,要向‘战争’说不。它摧毁一切,摧毁生命,并导致人轻视生命。
他说,每个家庭都需要父亲:父亲必须临在于家庭中。父亲必须在妻子身旁,与她分担一切,同甘共苦,分担劳累,分享希望。
教宗方济各1月19日在圣玛尔大之家的清晨弥撒中如此表示。当天第一篇读经选读的《撒慕尔纪上》记述,上主废弃撒乌耳王,因为他心灵封闭,不听从上主的命令;於是上主重新选立少年达味为以色列王。
教宗说,圣保禄觉得言语不足以解释基督,他便把我们推倒,让我们坠入基督的奥迹。这些对比只是坠入基督奥迹的过程。基督奥迹如此的深奥,如此的浩瀚,我们无法在理论上弄清楚,因为理论只能抵达一定的程度。
对我个人而言,重复这一举动给了我如此强大的力量,因为这是事实:我也可以说:‘我受到慈悲的恩待’。教宗的第二点省思是不要使天主的恩宠落空,却应给予支持和推进。
这样的情况发生在拥有大量财富的人身上,他们为了“防患于未然”甚至夜里都不睡觉,但没有财富的人也会如此,他们依恋并不贵重但对他们来说价值却很大的东西。
在以色列下令撤离加沙百姓后,神父说:“我们告诉教宗,我们很好,以及处境依旧艰辛。”这位神父解释道,大部分的百姓不愿意离开,教会继续与他们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