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圣若瑟吃苦耐劳的生活精神,也培育了小耶稣能在每个境遇中选择承行天父的旨意,看到新希望。其次,圣若瑟善尽养育小耶稣的责任。
一切的开端是我们向天父请求宽恕时如何表达。当天的第一篇读经讲述阿匝黎雅先知为子民的罪和正在承受的苦楚,向天主请求仁慈与宽容。
可是没有十字架的基督信仰就是走半途的基督信徒,走半途的教会,不愿意前往天父所愿意的地方去。这是凯旋主义带来的试探。我们渴望现在就得到胜利、世俗的胜利,没有十字架的胜利。
他答说:这精神源自爱,慈善,知道我们在天父的手中。教宗在弥撒讲道中指出:教会明智地把这位谦逊、微小、信赖天主、温和的圣女宣封为传教主保。福音的力量就在于此,因为福音的最高点是耶稣的屈辱:谦卑成为屈辱!
以后的生活中,我总会怀着一颗虔诚感恩的心来感谢上主的宽容,尽力让自已一言一行都按照主所指定的方式去说去做,因为我不想让爱我的天父伤心失望;无论多么匆忙,我总要抽时间来参与弥撒,因为我不想让爱我的基督等待太久
曾经,大博尔山上,你位居于梅瑟、厄里亚之中,天父以雷鸣般的声音示爱:“这是我的爱子,我所喜悦的!”此时,加尔瓦略山上,你却成为两个强盗之首,孤苦地发出碎心哀号:“我的天主,我的天主,你为何舍弃我!”
心的堤承受不住这汹涌的冲击,被驱赶着寻找天父所示的地方———主耶稣的怀抱。所有恩念与孤寂都在主慈悲、温柔的抚慰中溶化成雾成云。我知道,我与主耶稣的爱没有温存,没有亲逸。我们的爱只能感受、只能回忆。
意思是,我若不洗你的脚,就无法将天父一向理想的生活带给你;天父正是为了这生活而创造了你。」耶稣「要让我们再次穿上天主子女的尊严,要帮助我们重新展开旅途,恢复我们的望德、信德和信赖。
教宗从主日福音谈起,论及我们与耶稣的关系和我们的见证,指出使徒传教生活的两个重要方面:我们与耶稣的关系远胜於其他任何关系;传教士不是传播自己,而是传播耶稣,藉着祂传播天父的爱。
礼仪也是参与基督向天父的祈祷,基督徒的每一个祈祷,都在礼仪中获得泉源和终向。一个专务神修的人,可藉着礼仪,在天父爱人的大爱中扎根,这样可时时偕同基督、靠着圣神度祈祷生活、加强神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