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曾教导门徒们:不要以恶报恶,如果有人打你的左脸,你把右脸也转过去给他。耶稣也曾对伯多禄说:对得罪过你的人的宽恕,不是七次而是七十个七次。也就是无条件的无限的宽恕。
主耶稣行的第一个奇迹就是帮助家庭脱离困境的迦纳变水为酒的奇迹,圣经也是第一次公开记载圣母为了家庭的爱而力求圣子耶稣,第一次在公开场合动用了救世主母亲的特权。
领圣体随后,陈神父开始讲道,他引经据典,并对每一位会员要求你们也要像耶稣的爱徒一样,紧紧跟随他、做世上的光、地上的盐,去传播福音,更好地为信仰做见证。
牧灵是强壮教友,使其灵性生命茁壮成长,成为耶稣的勇兵。主说:我是道路、真理、生命,除非经过我,谁也不能到父那里去。(若14:6)主还说:我给你们所讲论的话,就是神,就是生命。
事后我才明白,她朝拜耶稣,与耶稣的生命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分享着基督的永恒生命。当然母亲对领圣体的道理不会如此深刻,但她一股劲地念诵谢圣体经,一股劲地与耶稣密谈,足以表示她对主的热爱。
主日福音取自《玛窦福音》,记述耶稣回答伯多禄提出的问题。伯多禄问耶稣要宽恕多少次得罪我们的弟兄,是否直到七次。耶稣答道:不是直到七次,而是七十个七次。教宗解释说:就是不计其数,常常宽恕。
教宗首先向他们提及祖国的重要性,说:「你们若不爱自己的祖国,我不相信你们能够爱耶稣、爱天主。你们若不爱国,人生就将一事无成。」
因此,我们应该效法耶稣踏上旅程。耶稣在洗者若翰被捕後,亲自进入加里肋亚播散天国来临的巨大希望。
正值司铎们重发司铎圣愿的日子,教宗由衷勉励他们走上街头,因为司铎唯有「怀着善牧的亲近和温柔与民众同行」,才能让耶稣「临在於人类的生活中」,而不把祂禁锢在「理想层面,封闭在印刷字体里,顶多让祂体现於少数几个逐渐成为常规的良好习惯
教宗从富贵少年询问耶稣如何承受永生谈起(参阅:谷十17-21)。教宗说,这是每个人心中对圆满、无穷尽生命的渴望。那麽,为得永生我们该作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