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无言以对,一向生活在修会这“象牙宝塔”中的我不知怎样深入灾区,身单力薄的我又不知真正能为灾民老乡们做些什么。我只能一方面祈求主指引方向,一方面“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在台湾西部天主教徒的圈子里,提起白冷外方传教会,知道的人可能不多,或许是因在台湾的传教士只有14位,而且大都在东部较偏远的地区服务,而更重要的原因则是,这个修会到各传教区服务,即融入当地的教会。
有关圣母生活的各端奥迹,虽然在四部福音中展现的篇幅不多,但却在有限的文字中,将圣母的内心境界和灵修高度揭示得淋漓尽致异常深刻。
温曾居于英国、法国及加拿大,并服务海军,但他一九五○年辞职后专注灵修与神学,六二年在巴黎天主教学院取得博士学位。
菲奥里托神父曾是贝尔格里奥的灵修指导神师,2005年安息主怀。日前,耶稣会《公教文明》期刊汇编出版了他生前的著作,并由教宗亲自写序。
最令人感动的是度神贫生活的修女们,她们全年只有春节时修会才补助每人200元红包作为零花钱,有部分修女则慷慨地将这仅有的200元钱全部捐给了疫情灾区,她们是神职人员和教友们学习的楷模。”
作为加入修会的会士和修女,一般都有自己的会名,表示自此我们将以新的身份接受教会赋予的使命。然而,我们本笃会选会名、被定名,是有时间和步骤的,新名字被公布也比较隆重。此刻会士们也特别激动。
教宗又说:“次年(一九四二年)八月六日,埃迪特•施泰因修女悲惨结束生命前三天,她走进荷兰艾赫特(Echt)隐修院几位修女身边说:‘我已经准备好面对一切。耶稣也在我们当中。
我在西安修院也坚持练过一段时间字,可惜成绩很差。后来到了上海佘山修院读书时,我帮助教务长姚景星神父誊写他翻译的稿件,姚神父对我的钢笔字很不满意,曾经给我送了一个钢笔字帖,要求我在课余要好好练字。
——王勃今年95岁的赵丽英修女虽年老却修德之心犹甚;白发苍苍仍不忘圣召初衷;病魔缠身,而奉献之志更坚。在任何情况下,她从未放弃过自己的凌云之志,在修德路上,从未停止前行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