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说:我也为所有伤者祈求仁慈的天主,他们中有些人遭受了可怕的截肢手术,身体或心灵受到创伤;我没有忘记所有因此无法前来以及仍在住院治疗的人。教会与你们同在,以巨大的怜悯之心陪伴你们。
我们渴望爱,渴望得到认可,渴望建立关系,渴望尊严,渴望对话,渴望相遇,渴望仁慈,而且极其渴望天主。耶稣在十字架上最後的遗言正是我渴。‘我渴’继续成为耶稣托付於祂的教会的呼喊。
请你想一想,这个穷苦的人,从未因挨饿而抱怨或诅咒,然而,他有博大仁慈的爱,能为一个与他素昧平生的人,可以徒步跨越整个国家去朝圣!主接着对我说:这就是爱你的邻人!
他的神情中露出了笑容,散发着希望,诉说着主对他的仁慈,传达着他对神州大地的向往。他是多么伟大啊!即使在生命的末刻,也仍不忘基督的谆谆教诲:你们往普天下去,向一切受造之物宣讲福音。
这就是说,成为一个好基督徒不仅不可做恶,也应行善,正如圣保禄宗徒告诫厄弗所基督徒的那句话:你们要彼此相待,要良善,要仁慈,互相宽恕,如同天主在基督内宽恕了你们一样(弗四32)。
人们一旦想用权力的偶像和仇恨的意识形态来取代仁慈的天主,就会走到灭绝受造物的疯狂地步。因此,宗教自由是一项必须受到保护的最高的善,是一项基本人权,以及对抗极权主义的堡垒。
天父是仁慈的,不会让我们失望,且在我们心中注入对弟兄姐妹的爱。那么,什么是真理?教宗从《福音》中找到答案。耶稣对比拉多说,祂来到世界上是为给真理作证(参阅:若十八37)。
教宗本笃十六世说:“罗马需要司铎,司铎是勇敢宣报圣言的人,同时也揭示天父仁慈的圣容。我邀请青年们,不要害怕以自身存在的完整礼物响应天主的召叫。跟随天主的召叫,走上司铎之路或度献身生活。”
为了克服分裂和暴力的时代,「每个人都要在日常生活中体贴又主动地关怀他人,以我们渴望被仁慈善待的方式去对待别人」。
仁慈的天主,恳求赏赐祢的仆人早升天国,获享永远的福乐!神父眼中的吕神父吕神父生活简朴,坚守神贫,热衷使命,他的善表感染、感动着很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