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冈电台讯)我们每人每天至少行一项身体或精神上的慈悲善举,如此简单的善行,我们就能迎来真正的文化革命。慈悲善行是我们与耶稣相遇的机会。教宗方济各10月12日在圣伯多禄广场的公开接见活动中如此表示。
教宗在讲话中,首先提到若望廿三世经常说的一句话,即以信德的目光来观看,必须信赖天主上智的安排。教宗说,天主的人就是那些学会看到、信赖、发现且由复活的力量来引领的人。
该主题选自《若望福音》,是耶稣的临别赠言:祂在离去前叮嘱门徒们怀着对复活的确信,活出受难和死亡的奥迹。
当地教会各自选择了一个主题,分别是:「和平的匠人与生命的推动者」;「与天主和好、与哥伦比亚人和好、与大自然和好」;「基督徒生活就是使徒工作」;「人的尊严与人权」。
教宗方济各9月3日清晨在圣玛尔大之家的弥撒讲道中指出:有耶稣的地方就有谦逊、温良与爱。他特别区分耶稣的安宁之光和现世的人造之光,指出耶稣的光在我们心中讲话;而人造的光却使我们骄傲自大。
回顾他的榜样,教宗向年轻人发出讯息:“用诚实的劳动,而不是染满鲜血的手来建设一个不同的未来。”迪亚纳神父巴里圣尼各老堂区的祭衣间不再有鲜血。
教宗指出:“对弱小者和贫困者的不公、自私享乐的冷漠、战争的暴力,威胁着人们心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然而,上主不会让人陷于不安,而是愿意在每个人心中唤起被爱的意识。”
教宗当天的要理讲授以宗教交谈为题,强调彼此尊重、和而不同是宗教交谈的条件和宗旨,交谈的实质只能是坦诚和互相尊重。
在当天的福音中,耶稣引用火的图像向门徒们指明祂的使命目标。耶稣说:我来是为把火投在地上,我是多麽切望它已经燃烧起来!(路十二49)这是圣神的火,从我们受洗的那一刻起便在我们内工作。
神父和修会人士受感染的比例高于其余人口。负责收集数据的嘉布迁会玛窦神父表示:「甚至许多死者是40岁。许多死于疫情的修女,都在没有足够医疗保健的农村地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