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现在北京东堂的王和平神父当时在北京修院担任教务长。同年,北京修院计划招10位修生,但没有招够,朱修士便把孙晓野介绍给了王和平神父。
次日,几位朋友在北堂见到了高修女,她们是神学班的学员,平信徒福传骨干,又是《真妙》的热心读者。这些教友们与修女分享了他们的信仰生活。
由于没有教堂,每遇主日,这里的刘志飞教友便用三轮车拉着四位修女去到15公里以外的北桥寨参与弥撒,风雨无阻。
北京西什库天主堂福传中心助理,基督之侣负责人程武、李文香夫妇:教宗方济各的神贫精神、亲民风格和对世界现实问题的积极回应,令天主子民和世界舆论对其刮目相看。
陕西宝鸡南关天主堂75岁的新教友韩玉英就是如此,已经引领了将近30位教外人加入了教会的大家庭。一、重生韩玉英老人个子不高,身体硬朗,精神矍烁,走起路来健步如飞,讲起自己的信教经历滔滔不绝,有声有色。
对于追随耶稣的人就应当把天主堂当作家,教堂就是神职人员的家!而且,生我等肉身者父母那个家,对谁都是短暂的,弹指一挥间,短短几十年而已。教会这个家却是常在的,永恒的。
难民区在梧桐路老天主堂等处设7所难童学校,招收了2000余名学生,难民子女均免费入学。得到教育的难童约有3万人。
8岁时父亲染病无钱医治身亡,母亲把她送到大荔县天主堂保食会(孤儿院)后改嫁。她在保食会长大读完初中后,进了西安耶稣圣心会,在那里读完高中发了大愿,教会就是她的家。
安徽老家隔壁就是天主堂,老修女劝母亲信天主。当时父亲正在上海震旦大学读医科,他参加了十九路军的救护队,在前线抢救伤员,战争的残酷让他每天看见许多年轻的战士在和日本侵略者的拼搏中牺牲了宝贵的生命。
婆婆家在农村,村里有天主堂。婆婆虽然不富裕但却有坚固的信德,虽然没多高文化,但却懂不少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