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座委员会呼吁每位从事旅游活动的人在水资源管理上要有强烈责任感,好使旅游业真正成为社会、生态、文化和经济的财富之源,避免因自然资源管理不善造成的损害落在后代人身上。
想必此时您正心情沉重地关注着东南亚灾情,这场世界上40年来最大的自然灾难使全球人民触目惊心。面对死去的亡魂,面对无家可归的孩子老人、面对灾区凄惨的景况,谁不心碎!?
其它事业也就自然上去了。没有数量,谈何质量?只有数量上去了,才能谈的上质量;当然,只顾数量,不顾质量也不行,二者必须兼顾,这才是正确的方法。
天主教英国曼彻斯特教区主教尼盖尔·麦库洛认为,民众对上帝信仰的深浅有别,基督教义的神,以耶稣的人类形象降临,为救赎人类罪孽而死,如此信仰自然令人联想到死后有来世,届时再也没有死亡和痛苦。
如果你不信死人复活,只信“精神永远存在”,那么信“儒家”就可以了;如果你信人还有下一辈子,那么信“佛教”就好了;如果你信人归于自然,那么信“老庄”也就好了;如果你信人是“不存在”,那么信“哲学”就好了!
不过有时候不能渴求对方,即使对方不能给我们互动的滋养,我们心中有了一些与主同在的体验,也会独乐在其中,那时候一山一水一花一草一叶自然存在,我们也能感觉到其中的美妙!应验了那句话:有你真好,没你也好!
受造界是天主的反映,造物主的反映,是整个大自然,自然生命,也是我们的反映。教宗接着表示:我们都喜欢母亲大地,因为她给予我们生命,保护我们。我也愿意称它为姐妹大地,因为她在我们的生命的道路上陪伴我们。
信德网讯为遵循教宗方济各通谕《你应受赞颂》论——关怀我们共同的家园精神,引导当今教会青年对大自然的敬畏,效法亚西西方济各的自然灵修,以乐山教区的实际行动回应教宗通谕,经教区牧灵委员会研究报告教区批准同意
周至教区吴钦敬主教在山顶弥撒证道中强调,朝圣教友首先要打扫心灵清理罪污,十字架是得救的标志,但我们要在生活中背起自己的十字架,做一个有益于社会有益于家庭的人,今天大家来到圣地不但要敞开心灵迎接十字架,更要做爱自然爱环境的好基督徒
从受孕到自然死亡的所有阶段,人的生命权都必须受到支持和保护。不幸的是,这项权利始终被忽略和缩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