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罗马:教宗本笃十六世公开接见: 死后不存在虚无而是天主的爱,人类需要永恒
2011-11-04

教宗本笃十六世以信德的眼光和敏锐的经验,阐述人们往往不愿意去思考的死亡问题,死亡所造成的恐惧,空洞啃噬心灵,以及来自天主圆满的安慰。

梵蒂冈:圣座召开记者会,公布及介绍教宗新通谕《愿祢受赞颂》
2015-06-19

通谕不仅以圣方济各的思想为标题,也以他的默祈祷为行动依据。我们希望留给正在成长的孩子们一个怎样的世界?生命的意义和目标是什麽?这是通谕提出的核心问题。

教宗主持圣伯多禄和圣保禄宗徒瞻礼弥撒:耶稣的光荣与十字架密不可分
2018-07-01

我们要「默并追随基督,这要求我们向天父敞开心扉」。

香港:教区退省神师达味修士 鼓励信徒司铎共建教会
2010-12-02

达味修士乃教会内耶佛对话的专家,亦专注指导默,他鼓励信徒以开放的态度对待其他宗教的灵修方式。基督宗教与佛教同样借助默操练心灵⋯⋯灵性是人与生俱来的,不分宗教。他说,是先为人,才成为基督徒。

教宗致函“愿祢受赞颂团体”,敦促他们成为更新生活方式的典范
2019-07-07

赞美是默的结果,默与赞美带来尊重,而在受造界和造物主的面前尊重则转变为敬意。

教宗在威尼斯双年展圣座展馆:艺术有如避难城
2024-04-29

艺术引向默接着,教宗方济各谈论了圣座展馆的主题:用我的眼睛。「我们都需要被注视,也要勇敢注视自己。」

教宗致函爱尔兰生命日:生命权是衡量社会同情心的标准
2015-10-07

爱尔兰天主教会本届生命日的主题为「珍爱生命、接受死亡」,关注人临终阶段的课题。

教宗致函爱尔兰生命日:生命权是衡量社会同情心的标准
2016-01-07

爱尔兰天主教会本届生命日的主题为「珍爱生命、接受死亡」,关注人临终阶段的课题。

上主的朋友们的去世,在上主的眼中十分珍贵
2005-08-31

死亡有如撕掉一些东西﹐而遭受暴力的死亡尤过其甚。纵使死亡是由一位畸形的人所引致的﹐总不免有些不公平的思绪,甚至令人有一份无望之感。面对暴力﹐我们只能报以和平。罗哲修士从不歇息地坚持这点。

在2025禧年中,谈谈爱德具有独特的意义
2025-03-18

五、藉着默天主的圣爱,圣人圣女爱的见证,活出圆融的生命“有一个婴孩为我们诞生了,有一个儿子赐给了我们”(依9:5)。这个婴孩带给世界救恩,给众人带来喜悦与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