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的弥撒集祷经向上主呼求说:「求祢施展神能,大力援救我们,并以祢的仁慈恢复我们因罪恶而失掉的恩宠。」教宗由此展开弥撒讲道,谈论经常阻碍基督徒在生活中前行的各种抗拒,并将之分门别类,加以解释。
教宗指出,基督徒会说:「上主,祢已经赐给我太多恩惠,为我受了太多苦。我能为祢做什麽呢?上主,请取走我的生命、我的意志、我的心灵,一切都是祢的。」这是爱恋耶稣基督的自由,因着信仰耶稣基督,蒙圣神所印证。
“我们要强而有力并毫无恐惧地说:‘上主,我们饿了,上主,祢的圣言能打开我们的封闭和孤独;上主,我们渴望兄弟情谊,而冷漠、失去信誉以及可耻行为不能满足我们的渴望,不能在我们的家中占首要地位
我们却要学习说:“我的天主,纵使祢似乎竭尽全力让我不再相信祢,我却继续不断地向祢祈祷。”教宗说,“有信仰者绝不可停止祈祷!”
福建厦门南普陀寺慈善基金会常务副会长慧然法师对麻其同心小学的孩子们提出了一个要求,他说:“同学们不要感谢我们,希望你们长大后,尽力回报社会。”
真正的爱不求回报,大教肓家陶行知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真正的爱能在无法逾越的深渊间架起友谊的桥梁,只要我们不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周围的兄弟姐妹,会发现在他们身上有许多闪光点。
耶稣与门徒的关系是不求回报的,因为耶稣说:「我不再称你们为仆人,而是朋友。不是你们拣选了我,而是我拣选了你们。」(参阅:若十五12-17)这就是不求回报的无偿性。
(若十三34)祂爱我们,却不要求我们回报,而是勉励我们彼此相爱。「这是耶稣白白赐予、不求回报的爱。祂期盼祂这份白白赏赐的爱能成为我们之间具体的生活形式:这是祂的旨意。」
教宗方济各称能够做某些事,尽因为它们本身是善事,不寄望得到任何成果,也不期待立刻得到回报。”切尔尼枢机最后写道:“唯有不求回报地接纳他人的文化才有未来。
上主,求祢帮助我:告诉我,哪里是我的加里肋亚;祢知道,我愿意回到那里好与祢相遇,让祢的仁慈拥抱我。你们不要害怕,不要畏惧,你们往加里肋亚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