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神的恩赐带来平安,论长道短却摧毁和谐;基督徒蒙召为了给予而接纳,成为他人收到的礼物,绝不将恩典收藏起来,把神性生命当作一个小仓库。
他勉励他们做爱德的见证人,做善心撒玛黎亚人的“活圣像”,关注别人,记得人的尊严,带给他人希望。教宗说:“谁若爱他人且不求报偿地为他人服务,他便是依照福音生活和行动,因而也参与了教会的使命。”
教宗强调天主教支持一切以言、以行、以关怀行动铲除饥饿的努力。
圣味增爵的芳表激励我们「为穷人,为今日的新穷人、为今日贫穷至极的人腾出空间和时间,关怀他们的担忧和困窘,因为一个脱离受苦者的基督信仰会变成一个虚无缥缈的基督信仰,无法触摸基督的骨肉」。
这是充满人性和关怀的举动。40年来,这餐会每年在意大利约有8万人参与,在全世界有25万人出席,连在乌克兰也于12月25日举办此活动。今年众人期盼俄罗斯-乌克兰战争能早日结束。
希望「当我们独自梦想,梦想就只是个梦;但是,当我们与他人一起梦想,梦想就开始成真。」教宗方济各在写给法国第95届社会周与会者的信函里,引用了巴西已故的卡马拉(HélderCâmara)总主教的这句话。
枢机说:"应该将他人看作是弟兄,尊重他人的尊严和生命的基本权利。彻底地归依基督,以能知道面对邪恶和得罪弟兄时应该如何行动。"
在念经前的省思中,教宗讲解了主日福音,鞭策基督徒背起每日的十字架,善尽本分,积极主动地为他人效劳。主日福音记述了伯多禄明认基督的事迹。耶稣问门徒们:你们说我是谁呢?(路九20)。
你们要学习常常注视他人,以慈悲和关怀的目光注视他人,尤其是那些受苦和需要帮助的人。教宗接着说,只有在耶稣内才能找到力量,藉以活出更幸福和有建设性的生活。爱是建设性的,连仇敌也不摧毁;爱始终作出建设。
印度天主教信仰印度副总统奈杜(M.VenkaiahNaidu)1月3日周三谴责仇恨他人宗教的言论。他强调,每个人都有在这个国家实践自己信仰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