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对人生最根本的终极问题的追求,必然需要信仰来给出终极的回答。书中关于“追求信仰是理性思考的过程”的回答,我认为正好用来回应金主教提出的如何摆正“理智与信仰”的互动关系的问题。
否定天主,其实,就是否定自己生命根源,进而也会否定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以及否定自己人生的希望和未来。那么,为什么世界上会有不同的宗教信仰呢?
这次避静将是我人生的转折点,我将以一个新的面貌在基督的带领下走到人生的终点。
台湾单国玺枢机9月1日上午举行人生最后一场生命告别之旅,约三千名来自海内外的信众及生前好友齐集于高雄市道明中学,为史上第五位华人枢机送行。
人生置下万顷田,死后只留三步远。(五)华夏儿女遭患难,撕裂之痛仰长叹,天各一方堪悲酸,五湖四海捐善款。山石飞滚阻路险,生命通道乃关键。信心坚强勇往前,相互分享爱无边。
关怀那些即将去世的人,给他们体面的人生划一个句号,是天主教神职人员在牧灵辅导方面所要做的收尾功课。我常常想起那个叫德肋撒的修女,她临终关怀的地方不仅仅在医院,也在有人流浪的地方。
人生苦短,活着是天主的恩赐,让我们珍惜一切,共同造就一个充满爱的人生,彼此相爱……当天晚上8点,在泉州天主教堂举行了追思已亡大礼弥撒。
在此期间,他们还同要理员们进行了直接的交流,提出了有关信仰和人生的各种问题。
徐荣春校长表示此行对学生们的意义:“原住民的小朋友们对自己人生规画的可能性不够多元,希望小朋友们出国时可以看到很多人种、听到很多语言、接触各种文化,能藉此对将来的人生充满很多想象。”
进入大学后,我以“真善美”为人生的灯塔,为此,我努力的提高个人的素养。但是,我却和身边的同学越走越远,面对人性的贪婪、自私和冷漠,我又陷入迷茫——是去适应社会,还是保持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