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耶稣在世界穷尽再次来临的确定性促使我们怀著信心和希望展望未来。教宗首先提到当天主日弥撒的读经一,依撒意亚先知描绘了普世万民都要被吸引到天主圣殿的圣山(参阅依二2-3)。
关怀年长者(梵蒂冈新闻网)因著意大利总理府以及平等机会与家庭部部长达成的协议,使得“关怀时刻”(Timetocare)这一口号变成了事实。
母亲始终在帮助和鼓励自己的子女,即使子女曾经或正在犯错也永远不关闭家门;母亲不作出判断,只提供天主的宽恕,提供她的爱,邀请那些坠入深渊的子女重返正道,因为母亲不怕进入子女的黑夜,为子女带去希望。
愚昧的人不聆听。他以为自己在聆听,事实却不然。他常常做自己的事,因此天主的话语无法进到他的内心,爱没有可以生根的地方。纵使天主的话语进入,它却是我自身对现实的认知所提炼和转化过的。
他说:「耶稣为了我们遭受很多的痛苦,因著祂的功劳我们获得永生。如果我们现在受一点苦,将来在天堂上必享永福。耶稣为我受了很多苦,我为甚麽不能为祂受苦呢?」
当天是圣玛窦庆日,《福音》记述耶稣和祂的门徒们同许多税吏和罪人一起坐席,在税关那里坐著的玛窦听到耶稣的召叫,便起身跟随了祂(玛九9-10)。
天主不希望我们在生活中甘心认命,压抑心中渴望改变生活的悸动,认为「一切都不值得奋斗」。
接著,教宗提及保禄六世的《在新世界中传福音》劝谕,称之为“大公会议之后最重要的牧灵文件”。
温柔的经验在于看到“天主大能的施展正是经由我们的脆弱”,上主不去除我们所有的软弱,而是“牵著我们的手,帮助我们在软弱中行走”。“温柔是尘世逻辑中最强劲的事物,是一种意想不到的伸张正义的方式。
因为俗世精神不容忍基督徒去爱,不容忍他们作见证。 教宗还说:俗世精神会如何评论德肋撒修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