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弥撒中有9位慕道者领受洗礼。弥撒结束前,神父邀请教友们分享圣诞节的感受。有的分享了报佳音的喜乐,有的新教友分享了从天主那里所领受的恩典,也有的教友分享了在生活中天主与人同在的见证。
在诵念天皇后喜乐经前,教宗省思道,耶稣在最後晚餐中向祂的门徒许诺,在祂走後他们不会成为孤儿,因为他们将领受另一位护慰者,真理之神。
这份渴望时常不为人知,却又挑战着每位受召成为教育人员、培训导师,以及那些担任沟通角色的家长和老师、牧者与牧灵工作者、信息人员,以及其他社会或政治工作者。
信仰的最先传达者是教会。个人为能获得救恩,才在基督信仰团体的信仰中接受洗礼--溶入信徒团体的记号。正如《天主教教理》所确定的「我信」:是每个信徒个别所宣认的教会信仰,尤其是在受洗的时候。
(比如:医生,艺术家,教师和其他专业人才,谁拥有或合法资格的)对团体的侧面:*运作团体(本堂)原动力不出于牧灵者个人的力量和喜好,所以能继续运作,执行。*牧灵者和教友们之间更顺畅的沟通是可能的。
首先让我们关注我国仍较为普遍使用的梵二后1969年公布,1971年台湾出版的中文版《弥撒总论》,其中对领圣体礼仪的规定:″主祭捧圣盘或圣体盒,为给信友分送圣体,将圣体向每位领受者稍稍举起念:基督圣体,领受者答
一九六二年二月二十日,传教士乔瓦尼•旺泽蒂神父受派遣来到这里传教,直到一九七九年。 利维奥神父继续介绍说,看着今天的庆典使我想到了当年开教的艰辛。
这位圣地守护人受圣座委托,协调和指导在圣地接待朝圣者的工作。 在这部视频讯息中,皮扎巴拉神父说:「基督信仰是个受到启示的信仰。我们相信天主在历史中,并在圣地这特殊的环境下显示了自己。
(梵蒂冈电台讯)伊拉克首都巴格达有一群穆斯林男女于7月20日的主日弥撒后,齐聚在天主教加色丁礼的圣乔治堂门口,谴责伊拉克和沙姆伊斯兰国攻击摩苏尔基督徒团体的行为,并向这受威胁的团体带来关怀与同在。
教宗的侄儿,35岁的曼努埃尔·贝尔格里奥受重伤,正在医院接受治疗。教宗获悉此噩耗后深感悲痛,他请求所有分担他痛苦的人与他一同祈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