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我和姐姐面临升学考试时,母亲虔心祈祷,很多人在这时会祈求天主让自己的孩子一定要榜上有名,而母亲却和她的“朋友”说:“我把女儿交给您,您看着办吧!”因为信赖,所以母亲很少抱怨生活。
按常理一个社会的边缘人,不太可能把自己所拥有的一点钱都给出来。再说一个住在纽约的人,多多少少也见过许多的街头秀,为什么他还愿意付钱呢?我想了半天只有一个答案,就是他的心灵富有,他的心里有爱。
教宗在讲道中谈到他担任普世教会牧人的职务说:“我治理教会的真正计画,是不照我自己的意愿、不遵循我自己的想法,而要与整个教会一起聆听天主的旨意,由他来引导我,这样,便是由他自己在这个历史时刻来带领教会。”
自己不舍得吃,不舍得穿,给妻儿花钱也十分吝啬,然而,给急需救助的穷人,却出手大方,常常是刚发工资没几天,口袋便空空如也!作为天主教教友,他说:我要用自己的行为光荣天主。
祂藉著由内而发的力量和宁静召叫孩子,使孩子们主动亲近自己,而耶稣也接纳他们。」教宗对儿科医师说:「你们蒙召始终以主耶稣为人性的榜样,为他人奉献自己。耶稣是关怀和温柔的泉源。
他接着说,「生活在一个95%都是穆斯林的社会里,我们更应该日日询问自己:如何见证主耶稣的普世之爱」。
该修会在本次会议中主要探讨了青年圣召的课题,坦承自己难以和青年沟通。为此,教宗向他们提出了两大劝勉:关怀与陪伴,以及走出去。在空洞而破碎的文化中,人们或许觉得无法「向年轻世代提出圣召的建议」。
那里的居民往往没有意识到自己触手可及的富饶资源,以及正在将之摧毁的行为,例如这几天的火灾”。
进入天主圣言乃是乐于走出自己的限度,好能迎接并顺从基督,祂是天父生活的圣言。”遇见斐理伯后,厄提约丕雅人终于明白他正在阅读的那段经文,认出那受苦的温顺仆人“正是斐理伯和整个教会宣讲的那位基督”。
教宗在圣灰礼仪弥撒讲道最后表示,“我们要让自己得到修和,好能活出蒙受爱和宽恕的子女的身份”。“我们要让自己蒙受爱,好能施予爱。我们要让自己重新站起来,好能走在朝向基督复活的旅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