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教会消息人士对天亚社说,新教堂方便了河东区教友的信仰生活,同时仁爱会修女也将在此从事社会服务工作。他表示,原居住在西开圣若瑟堂的郊县神父将搬迁至此,解决了他们长期居住条件差的问题。
登上122级台阶到达中山,这里有一座教堂,堂身的一幅对联道出了我们的心声小堂筑山腰,且憩片刻修孝子礼,大殿临峰顶,再登几级求慈母恩。
有教友告诉“信德”通讯员说:驻南门教堂的李保平神父会经常来看望我们,麻副主教偶尔也过来看望她们,也和大家一起跳,很支持她们的这种福传方式。并表示这种支持对他们是一种鼓励,大家做得很开心。
圣家在纳匝勒时,被保存在一所犹太会堂风格的教堂下面,这座教堂是在第二世纪末第三世纪初由犹太人-基督信徒修建的;之后,圣家又被保存在一间拜占庭教堂和一间大殿的下面;11世纪至12世纪十字军时期,又被保存在一间宏伟壮丽的十字形大殿的地下室
去年圣灰礼仪那天,在教堂参与弥撒。平时在教堂总是把手机关掉,不知怎的那天调成了振动,在领圣灰前,手机突然狂震,传来又一个噩耗:母亲病逝。两次天塌似的打击,一度让我消沉不已,觉得活着已没有太多的意义。
教堂落成了,他要工匠用大理石雕刻上用金字描成的石版,上面写着:“这座壮丽的大堂是国王独资兴建的。”镶嵌在教堂门前的墙壁上。第二天清早,大家都惊讶万分,大理石版上不再是国王的名字,而是一个穷妇人的名字。
10多年前深秋的一天,正在单位值班的我,突然接到老家的不幸消息:疼我爱我的父亲去世了;去年圣灰礼仪那天,正在教堂参与弥撒,平时在教堂总是关机,不知怎的那天调成了振动,在即将领圣灰时,手机突然狂震,又是一个噩耗
该堂是自2008年下半年就开始动工建设的教堂,工程到现在已经完成外部整体结构建设,但由于资金的缺乏,装修和外部粉刷却无力继续完成!
作为一名普通教友,我十分喜欢教堂的建筑艺术,也时常到各个教堂望弥撒,并欣赏美丽多彩的教堂建筑。可我却惊讶地发现,有些教堂的小祭台侧面,刻着某某教友奉献的字样。
1905年,因圣母保佑的王庄教会在恩神父(德籍)的带领下,于圣母显灵的山上建成一座罗马式教堂(无染原罪圣母堂,长21米,宽11.5米,高18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