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宗教信仰自由,他说:“有关真理和自由的关系,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对此曾作了非常仔细留意的反省。
他使我明白,基督徒的使命就是传福音、行爱德。他们福传时的费用全是自己负责,有的夏天挣钱,冬天出行,有的夫妻二人换着出行,为了节省费用,他们在火车上只吃方便面。在他们身上让我知道我的不足。
它将用于行奇迹、彰显天主的力量。(出4:17)8问:上主告诉梅瑟,为什么现在可以回到埃及?答:因为那些曾想杀害梅瑟的人已经死了。(出4:19)9问:天主为何说“我要使法郎心硬”?这是否违背自由?
「等待全部的自由」抑或「紧握必要的自由」? 经过多年的努力对话与交谈,中梵双方已经就主教任命这一关键问题达成共识;此协议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这样,那位「被召叫」的人会自动放下一切,顺服在这位神圣导师的教导下;於是天主与人之间的一场丰硕交谈就开始了,这是「天主的爱」及「人的自由」神秘的相遇。
自由意志是天主给我的最大恩宠。我能够自由地做抉择,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志,这为我而言实为莫大恩宠。我毕竟是一个软弱的人,也会失足跌倒,也会犯罪。
如此,小孩子们就能以一颗自由与开放的心认识天主,而教会也能在历代的信徒身上看到自己的肖像”。这是教宗本笃十六世向聚集在圣伯多禄广场的六万多信徒的邀请。
在这种情况下更有人将人的自由同与另一个人厮守终身的能力对立起来,这种思维带给人的讯息是:保持自主才能成为自己,只有借助关系才能与他人接触,而这些关系是随时都可以中断的。
为此教宗勉励这些为圣座从事外交工作的人员,在万事中常怀有爱,以专业行爱德,始终寻求众人的利益、教会和每个人的利益。圣座大使的一项重要职责就是为主教任命进行周密谨慎的调查工作。
天主教没有规定教友协助教会经费的方式,普通是自由乐捐。十六世纪时为修建罗马圣伯铎大堂,教会的确用过购卖赎罪卷的方式来募款。这事引发马丁路德的抗变色镜,最后导致教会分裂,后果非常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