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前为理想浴血奋战、出生入死的革命家,解放后却在屡次政治运动中保持沉默、随波逐流,很难说仅仅是因为贪生怕死,更多的恐怕是因为他们害怕被革命队伍抛弃,成为一个精神上的孤儿。
一位新祝圣的司铎、《燕赵晚报》和“信德”记者一起参希望之光黄书玲修女在北京参加由“关心下一代”主办的大学生关注艾滋孤儿启动仪式会议。
另一位是印度德肋撒修女收养的孤儿,是一位漂亮的印度女子,年约19岁,很是活泼,让人喜爱。另一位是法国的政界人士,是被请来为修士们传知政闻的。再有一位是“罗哲”修士的姐姐,一位可亲可爱的老人。
在他们面容上,我们也看到那些受到轻蔑者的面容,因为他们是移民,是没有祖国、家园和家庭的孤儿;那些人的面容上流露出孤独和被遗弃的眼神,因为他们有一双过於粗糙的双手。
德肋撒修女在照顾孤儿德肋撒修女用自己一生的爱,诠释了她对“人”的理解。
当时8个孩子在教友家寄养,为了不影响教友的正常生活,经民政局同意,政府出资办起了这个教会慈善机构,目前有109个孩子,大部分是弃婴,有2个是家里困难养不起送来的,还有一个是父母双亡的孤儿。
霎那间,我们仿佛成了孤儿,回想有您相伴的每一天,我们是何等的幸福,何等的快慰。在您坎坷不平的人生旅途中,您用坚如磐石般的信德和执着,为我们指明了前行的方向。
我们也邀请小学生来教堂参观孤儿院或敬老院,鼓励他们带着自己准备的小礼物,送给我们的孤儿们,让教外的孩子们从小就养成献爱心的习惯。
这时,耶稣抑制住了自己的感情,反过来安慰门徒们不要怕,要信赖天主,祂不会撇下他们成为孤儿(若14:18)。耶稣说:“你们心里不要烦乱;你们要信赖天主,也要信赖我。
修女的数目与孤儿的数目几乎相同。一些婴儿残缺程度甚大。在他们的脸上看到被钉的无辜耶稣。我感谢天主让我在圣周五前看到祂受难的圣子,也看到这些修女的伟大。她们带着爱心悉心照顾受难的耶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