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圣召、牧灵二三事──孙达神父圣召启蒙1924年我出生于河北省邯郸教区,乡间一个信仰虔诚的教友家庭,父亲曾为耶稣会神父服务,我六岁时他往生了,由母亲把我们兄姐四位扶养成人。
但他在我们兄妹几个的眼中却是一个脾气暴躁的人,因为我们常常挨骂。当我中学毕业后,选择了修道。对于我的选择,父亲从未表过态,既不支持,也不反对,甚至在我修道的十年中,连一句是否缺钱的话都没说过。
谈到信仰这个话题,对一个有坚定信仰的人他会说:“信仰使我的生活更为充实、喜乐,因为有主的护佑与陪伴。”可对于一个还不了解信仰的人来说,他可能会说:“信仰只是一种在浪费时间的错误之举。
我边嘟囔着边拿起手机接听。一个陌生的男人,声音低沉,像是在哭。我问他是谁?他啜泣着说:“我是阿美的丈夫。”
这是我在罗马过的第三个新年元旦,第一个和第二个怎样度过的,我都没有留下多少印象。也许是刚到西方,对于过元旦没有啥感觉,吃过晚餐,在房间休息一下,十点就休息了。
教宗赈济所办公室主任拉韦利(DiegoRavelli)蒙席表示:这项活动是一串音符,在众人心中播种希望和喜悦的爱德。穷人就是我们每个人。在生命的五线谱上,交响乐、音符和最动听的和旋就是爱德。
我走过去,问:我们可以坐这儿吗?她微笑着点点头。那个母亲哄着孩子,一边笑,一边给孩子喂饭。孩子约有两三岁大,很可爱,张大嘴巴等着妈妈用勺子喂。我在一旁看着,感觉到有点异样。对,是那个母亲的动作。
童年时,我爱上了一株虞美人,看到它时我本不知道它的名字。但我知道它的来历是源于一首日本民歌——虞美人之歌。里面优美动人的旋律让我痴迷了整个小学时代。
我似乎已经习惯了,在忧郁的日子里,独坐院中,看着春日里复苏的小草和绽放的鲜花,手里捧一本圣经,在悠然中享受人生。
如果没有妈妈,我不知道,现在的我,是否还生活在过去的阴影中。童年的一次遭遇,使我对母亲的爱关上了心门,虽然知道妈妈怎样的爱我,可是,心理的阴影使我始终无法释怀。这些遭遇,一直影响着我对圣母妈妈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