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遗憾地,总是有人不肯停下脚步,不愿意被痛苦哀号者打扰,如同这段福音中的许多人那样,宁可斥责那令人厌烦的穷人,『叫他不要作声』。」教宗指出,这是「视若无睹地继续前行」的诱惑。
实际上,耶稣不是道德说教者,祂把流泪和微笑的人,把在肉体上痛苦与喜乐的人放在中心位置,而不是法律。
关於那两个与耶稣一同被钉十字架的强盗,巴塞蒂枢机说:其中一个建议逃脱十字架、消除痛苦,采纳了丢弃文化的逻辑;另一个则举目向上,接纳天主的旨意,向爱与宽恕的文化敞开心怀。
心思从彻骨的痛苦中转换到当天的国学课程上。两个小时的课程结束后,起身向老师行过感恩礼后,我发现我的脚已经痛到几乎不能移动的地步。怎么办?怎么回家?我的心里真是万分焦急!脱掉鞋子光着脚走到车站?
,冲淡哭泣者的哀伤;用热情,让受冷待的心灵得到温暖;用轻松分担贫困疾病者的沉重……就像那些义务献血、捐肾、捐干细胞的人杰精英,将自己旺盛的肢体毅然割舍而赠送给濒临死亡危险的痛苦生命一样
司铎原本蒙召将儿童引向天主,现在却因自己的侵犯行为而把孩子给毁了,他们播种了恶、怨恨和痛苦。一如本笃十六世所说的,我们应该对恋童癖采取零容忍的态度。
他以无限的慈悲拥抱着每一个受伤的我,让这个受伤的我从痛苦和委屈中分离出来,进入他慈爱的怀抱里。在静默中,我们默观自己与天主的再度相遇、和好,一个个疲惫的灵被天主的慈悲所接纳,所融化。
那时,我向她倾诉我的痛苦,因为我的母亲过世才没几天。我对她说:「姆姆,我妈妈离我而去了。」我至今还记得她回答说:「你妈妈已经在天上了,现在她比以前还更接近你。我也将去天上,届时我将永远与你同在。」
对德肋撒修女而言,慈悲有如盐,给她的每项善工添加味道;慈悲有如光,照亮那些处在黑暗中的人,他们甚至无力再为自己的贫穷和痛苦而哭泣。
教宗指出,基督并不是把己所不欲的重担强加给他人的严酷老师,祂之所以如此对待卑微者、幼小者、穷人和需要帮助的人,是因为祂在拯救人类的过程中首先成了贫穷的,遭受了痛苦,用自己的肩膀背起全人类的苦难与罪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