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摘自《新世纪周刊》张雄/文) 最后,我想引用先贤徐光启的名言,作为结束语。他说:“佛入中国千八百年矣,人心世道,日不如古,成得何许!
我一听“旅客”,就想起来已故的滨尾文郎枢机。这位日籍枢机曾任宗座移民及旅客牧民委员会主席(1998-2006),为旅客服务是该委员会的主要工作之一。
徐文洲副主教代表主教致年夜词。他根据主教讲道精神,提出“关系比事情更重要”的理念。他说,真诚合作,必有发展。随着音乐的响起,活力四射的修士们唱起了“主,求祢差遣我”,歌声高吭铿锵,震撼灵魂。
这是在教会纪念劳工主保和世界庆祝劳动节的日子里,教宗在社交平台X上发布的帖文。圣若瑟工匠的节日由庇护十二世教宗于1955年5月1日设立。生活、工作、爱在公开接见活动中,教宗也提到了圣若瑟。
午餐后王神父又重新帮我们制定了行程,并联系了六合村的神父,安排晚间在我们大家渴望看到的中国人口最多的教友村——六合村大圣堂里参与弥撒并那里住宿。
李恩山会长正在连夜开车李恩山会长1957年出生于沧州河间市北小章村,他信仰非常坚固,对主特别忠诚,如今在昆明开汽车配件门市已有多年,2010年,出于对各地来昆明做生意、打工的教友们宗教生活的照顾,他组织成立了昆明的移民教友团体
上个世纪80年代初,甘肃平凉教区出监不久的强神父,因着身体的原因,回到了我的故乡凤翔教区的铁丰村。
村名起源于村中的一眼活泉,泉水一年四季长流不止,人们便在泉眼处挖了一口井,希望留住泉水。结果,泉水溢出井口,向四处蔓延,便形成了一面小湖。
2017年7月24日,燕赵都市报报道了献县教区赵林庵村一位教友14年照顾妻子不离不弃的事迹,感动了燕赵大地,同时也为教外朋友树立了榜样。天空云烟氤氲,窗外小雨淅沥,小街泥泞静谧。
2014年11月16日,我们大陆教友旅游团一行驱车来到台湾屏东县万峦山的万金村,一座灰白色天主堂展现在我们眼前,放眼望去,近处的村庄掩映在葱葱的绿树中,教堂背依大武山,坐落在村民的房舍之间,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