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的爸爸李斌老师(1932.2.3—2022.5.2)是一位教育工作者,妈妈张梅桂(1939.3.1—2024.12.30)是一位医学工作者。
1982年以前这里没有一位教友,一位梅姓的村民因患病,在其它地方领洗入教,回来后,成了这里的第一位天主教徒。
一位年轻神父分享自己的收获时说:“前辈们的分享让我对牧灵工作有了新的认识,也明白了在面对困难与挑战时,应如何坚守信仰,以爱引领教友。”
头一天晚上,教宗府专门来了一位蒙席,在司铎之家的会议室给我们讲礼仪规定:要求大家见教宗的时候,必须戴罗马领、穿西装、黑皮鞋……第二天,朝圣团有一位成员不守规矩,我行我素,穿了个人的一套服装就进去了。
生于1801年的纽曼,那时他已是英国圣公会司铎达八年之久,是当时教会中最耀眼的思想者之一,一位能以言语和文字触动人心的人。1832年的罗马之行加深了纽曼内在的探索。
比如,教会深入偏远的山区和农村从事慈善性质的麻风病院、残婴院和老人院等社会服务,为社会分担责任。
他是一位愿意将教会的精神改革推向前的人。因此,对他来说,唯一的当务之急是取悦天主,这是他作为伯多禄继承人、罗马主教和普世教会的牧人,以及作为整个教会的方式。我相信,这是了解本笃十六世教宗最重要的关键。
前几天去一个叫张白的村庄,那天正好是个主日,我就到了教堂,时间还有点早,就和几个教友聊天,无意间发现本堂神父忙里忙外,就连堂里的钟都亲自敲,我很是不解,就问身边的一位教友:你们这里一直都是这样吗?
非政府组织基督教世界观察亚洲问题专家罗杰斯表示,貌波蒙席是一位才华横溢的人:勇敢、睿智、热诚、谦逊、热情、慷慨且诙谐。他是缅甸人权问题、宗教自由、民主和不公等问题中立场最为鲜明的宗教领导人。
一位老教友喜悦地赞叹:今天两位执事喜得两大特恩,一是逢大圣若瑟瞻礼,必将得大圣若瑟的指引照顾;二是在重庆、万州两教区全体修女、修士、神父和主教在万州做年度避静刚好圆满结束,让他们一起见证了这一圣事,必得他们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