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加福音14:26耶稣说:「如果谁到我这里来,而不恼恨自己的父亲、母亲、妻子、儿女、兄弟、姊妹,甚至自己的性命,不能做我的门徒。」「恼恨」这个字在希腊文是有「忽略」、「不看重」的意思。
基督信徒团体尤应该遵从上主的话,随时维护弱者的权利:“凡你们对我这些最小兄弟中的一个所做的,就是对我做的(玛23:35,40)”(诏书13)。
这样的提议是有意义的,尤其一想及「兄弟」一辞所提示的丰富灵修。
这是19世纪中叶英国普里茅斯兄弟会的创始人之一达比在千禧年前论的基础上提出的。他把12世纪意大利修士阿希姆的思想加以发挥。
各位兄弟姊妹,天主不要求我们每个人的功劳大小,他也不在乎我们所做事情的多少,但天主更在乎的是我们每个人爱情的大小。
这位朴实憨厚的农民兄弟直言不讳地回答说:我听不懂,也不感兴趣。他还表示,不再听讲了。回家之后,我思来想去,教理不精,枯燥无味,福传员不辞辛劳煞费苦心,却未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凡你们对我这些最小兄弟中的一个所做的,就是对我做的。」(15、信德是我们一生的伴侣,使我们能察觉到天主在我们身上所行的奇事。
你们为我最小的兄弟中一个所做的就是为我做(玛25:40)。我们社会上所倡导的扶弱济贫、养老爱幼、施舍乞丐、关注弱视群体等,也是呼吁人们去关爱社会上最弱小的人。但(玛25:40)我们这样做就是为主做。
耶稣说:“凡你们对我这些最小兄弟中的一个所做的,便是为我做的。”(玛25:40)这是耶稣基督给我们的使命,也是我们作为基督徒的职责。每个学习班都有明确的“爱心探访组”,每个探访组隶属于堂口。
近年来,我们的兄弟教会——基督新教由于对福传的重视,领洗皈依人数很多。在这公认的事实面前,也引发了我们神长教友的一些议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