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生活在法国革命时期:在受迫害的年代他决定追随基督作个司铎。他满腔热情,可是文化培育不够,无法学好拉丁文。后来修道院中断了他的学业,他不能作神父了。
同时,他列举了许多可以在每个人日常生活中找到的圣德典范,例如:“忠实地履行彼此的爱并敞开生命之门的夫妻;在各自职业中支撑家庭并合作传播天国的男女;怀着热忱追随耶稣的……年轻人;通过牧职将恩宠的礼物倾注于天主圣民的牧者
司铎追随那位本是富有的,为了我们却成为贫穷的基督,就应以诚朴的生活风格,为贫穷的基督作证。特别是今天的社会,司铎要有更新的、强有力的福音见证:学习慷慨,舍弃多余的财物。
十年前的演讲中,这位阿根廷枢机主教就揭示了,当一个教会“走出自我”时,这样做并非是教会自身努力或者计划的,而是追随基督本身。基督“从内部敲击,使我们让祂出来”。
针对这一点,教宗方济各把信友分成三类:第一类是信赖且一生一世追随天主的许诺的基督徒;第二类是信仰生活停摆不动的基督徒;第三类是坚信自己有所长进,却只从事「生存的观光旅游」的基督徒。
你们不要去,也不要追随(路十七20-23)。教宗反思这段福音说:天主的国不是一场演出。演出多次成了夸大天主国的漫画。这是演出!上主从不说天主的国是一场演出。天主的国是一个庆祝!它大不一样。
男女修会会士们抛弃一切追随基督,让基督成为他们唯一的宝藏。为了爱基督、效仿基督,他们毅然选择了神贫、守贞和服从的献身生活。由此,也展示出天主是值得他们献出一切的大爱。这样爱天主的人,才会爱兄弟姐妹。
(参谷10:45)主耶稣,您也看到,我们的司铎们也有误入歧途的和软弱的,求您继续加强他们矢志追随您的决心。求您不要远离他们,反而如同您寻回的那只小羔羊,待找着了,就喜欢地把它放在自己的肩膀上。
但是加辣放弃了一切,前往宝尊堂追随她所敬佩的圣方济各。那一天是1211年的圣枝主日。
在那段艰苦的岁月里,是他用精神食粮——天主的圣言——弥补了我们物品的缺乏,使我们不断战胜追求和享受物质生活的本性,勇敢快乐的追随贫穷的耶稣基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