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二后,教会掀起了礼仪改革的浪潮,使礼仪更能反映出其本质精神,可谓大快人心之事。然而在我们中国大陆,有些人步子走得太急,丝毫不顾虑教会的规定和中华民族的本位文化。
有幸见到了国内知名的礼仪教授,现任全国修院礼仪讲师的姚顺神父。当我们谈到梵二礼仪改革的诸多事项时,姚神父含笑给了我一份材料。
一是礼仪方面的人才缺乏,二是具体在全国各地范围内推行真正的梵二后标准礼仪的力度不够。各地推行的情况不一,导致各地举行的礼仪就不一样。
信德网讯(通讯员汪世和)重庆市万州教区圣心堂在节日前(12月19日)为庆祝圣诞,本堂丁德平神父召开堂管人员会议,井井有条地安排了一系列工作小组:文艺宣传组;礼仪接待组;节日慕道讲课组;安全执勤组;医务组
训令签署的日期是今年2011年4月30日,指出教会至今仍把用拉丁文举行弥撒视为罗马礼仪的一项富饶。
十几年前,我曾经听梵蒂冈电台节目讲解弥撒礼仪,当讲解“领主咏”时,特别记住一句话,那句话说:“唱领主咏时,应以主耶稣基督作为歌咏的中心内容。”
然而在浙江,却有着两个聋人团体,且都初具规模,他们是杭州主教座堂的“厄法达聋人组”和温州总堂的“依纳爵聋人班”。
为此,韩神父、副本堂赵军民神父、总会长李保恩和一些大堂口会长共9人,组成了县堂区领导团队,定时召开会长例会,研究牧灵福传事宜。
“信德”2011年11月3日刊登了花雨清风的呼吁在施洗时遵从教会的规范三次倒水一文,文章强调施行洗礼圣事者应按照教会规范的礼仪操作三次注水,不要自作主张擅自更改一些礼仪细节,同时,礼仪学博士张秋林神父做了回应
五家庄堂区爱德服务中心在原有基础上,重新划分为十二个小组,分别为:福传组(包括信仰咨询、《信鸽报》、板报橱窗)、爱心传递组、临终关怀组、主日学组、灵修组、礼仪组(包括大堂奉献、大堂唱经、瞻礼设计)、青年联谊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