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于一九六八年的林神父是成年圣召,他在当室内设计师时,每日上下班途中常经过善牧堂,并主动走进去看看。他于二零零零年领洗,三年后开始修道,经过十年晋铎。
她又说,青年领袖需要有激情和活力,才能带领团员,所以他们有需要外出走走,看看世界,给自己充充电。 同样来自华北的若瑟与教区青年团体的几位成员一同来港参加。
慕道时,初来乍到,看着威严高耸的古朴建筑——教堂,敬畏之心油然而生,仰头看看四周,心里惶惶地,有点怕,胆战心惊亦步亦趋地跟着老教友,懵懵懂懂地感受着这个浓郁古朴的氛围
不仅帮助团体活动在资金上的问题,而且也增进大家毕业后的联系,并时常回家(FLY)看看,他们的足迹留在了北京、山西、山东、天津等地。
那时我真的很想一步踏进教堂,看看人们是否像他们说的那样热心,可这样的想法只不过是一时幻想而已。又过了两个月,正是我们学校报成考的时间,我当时还是很自信地报了名,事后想考不上可怎么办?
我常常记得,冬日,母亲把屋子烧得暖暖的,在明亮的灯下十来个年轻的或年老的教友跪在炕上,齐声诵经很有声势,我在外间烧炕受到感染,情不自禁地想透过玻璃看看她们祈祷的样子。
再看看被钉在十字架上的耶稣,几乎全裸的身体暴露在众人的眼里,他们就脱了耶稣的衣裳,三大长方形带尖的铁钉穿透了他的手心和两脚,被钉子穿透的疼痛,使他心慌头晕,苦痛钻心,手足流血,打颤,实在难忍。
经济条件好的教友,还可以把自己教会书籍,借给或送给一些教外人看看。总之,我们应该想尽一切能想到的办法,把福传搞上去。”确实如此,太原教区六合堂区的教友们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于是我领他随便地转着,到处看看。他不由得打开了话匣子,我只是静静地聆听着。他说自己年轻时受了穷苦,很需要钱,于是他发奋研究生意经,下海经商,几经沉浮,终有有了庞大的资产、温暖的家庭、良好的声誉。
在圣依纳爵的理念里,使徒工作不是一个职业,而是一个使命,他认为我们所做的任何事,都要在祈祷中去分辨,看看这事是不是天主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