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望福音记载:经师和法利塞人带来了一个犯奸淫时被促住的妇人,让耶稣治罪,耶稣却对她说:去吧,从今以后不要再犯罪了。
在当天的福音中,法利塞人和经师狂怒填胸,彼此商议如何杀死耶稣,因为耶稣在安息日行奇迹。
想想看:经师、司祭和法利塞人的嫉妒与愤恨,罗马统治者的蛮横与无所谓,民众的见利忘义与朝三暮四;有多少人真心听取他的教诲,以期革面洗心?又有多少人,追随他只为获得吃得饱,恢复健康?
主耶稣亲口告诉我们说:经师和法利赛人坐在梅瑟的讲座上,凡他们对你们所说的,你们要行要守;但不要照他们的行为去做,因为他们只说不做。(玛23:1-3)这就是说,只要他们说得对,就要听而后行。
教宗援引当日礼仪中的福音﹐记载耶稣如何当着经师与法利赛人的面﹐解救那位犯奸淫时被抓来、按照法律应该被石头砸死的妇人。
这段读经的主角是经师厄肋阿匝尔,他选择了为信仰致命而不是背弃信仰。
小耶稣十二岁上圣殿,“坐在他们(经师和长老)中间”听他们也问他们。
每年该中心举办亚巴郎(亚巴辣罕)子孙聚会,邀请回教领袖,教长,犹太教经师,新教牧师和天主教司铎在友好气氛进行聚会。澳洲奉行多元文化政策,在不同文化背景能互相交往,可促进社会安宁、和谐,彼此尊重。
(玛23:23)记住:主耶稣是这样教导的:我告诉你们:除非你们的义德超过经师和法利塞人的义德,你们决进不了天国。(玛5:20)奉献自己所得的十分之—,我们能做到吗?
经师们开始忖度,窃窃私语,因为他们不能接受耶稣的权威。耶稣有能力把我们罪人转变成新人。玛达肋纳明白了这一点,她虽然身体健康,内心却有一块疮疤:她是一个罪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