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我们有24年小小的经验,4年前我们召集全世界的华人在香港举行第一届终身执事研讨会。当时有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代表在香港举行五天的研讨会,我们觉得非常之好,也了解全世界的情况。
国际研讨会,由宗座额我略大学与美国印第安纳州圣母大学联合主办,主题是生物进化的真理与理论。研讨会将从历史和神学角度审视进化论的现实意义。
除此之外,与会代表还对有关圣堂建筑理念以及与礼仪有关的议题进行了饶有兴趣而热烈的讨论,同时,也澄清了在牧民礼仪生活中存在的各种疑问,几位资深的礼仪专家对与会代表提出的问题给予回应和解释。
目前,在香港教区共有五百名修女及二百多位神父、修士、会士,他们在堂区、牧民、教育上服务,成为传播福音的重要角色。
据香港教区周刊《公教报》报道,十一月十一日,教区信德年专责小组在教区中心举办信德年简介聚会,近二百名堂区牧民议会成员及信徒参与。小组主席陈志明副主教指出,信德年提醒信徒更新及皈依。
教区青年牧民委员会主席甘宝维神父弥撒前说:普世青年节是为所有青年的。虽然这次只有少数青年参与巴西世青节,但期望参加本地活动的青年,能培育出教会心,回应教宗的邀请成为传教士。
谈到埃森现况,这位青年牧民工作者说,近年当地教会积极更新,强调不只由主教带动教会,所有教徒都可以贡献一己意念,透过对话建设教会,以履行教友职务。
教区青年牧民委员会执行秘书莫静仪对天亚社说,主教牧函正正回应来年世界主教会议的主题,而委员会一直致力推动青年牧民工作,而今年更有连串的活动,包括青委会与教区视听中心合办的网上平台「沸点」,会邀请杨主教跟年青人对谈
香港教区也随即于五月二日发出牧民指引,指示在弥撒、告解、探访及送圣体给病人及长者时等,应遵守的事项,内容与沙士时期发出的指引相若。
安慰失胎父母向社会传扬牧民信念陈志明神父说,聆听失胎夫妇的经历,「分担他们的压抑与无奈,也与他们一起看生命。加上他们没有安葬胎儿的经验,我会详细讲解,不少人事后都感到释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