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继续说,在耶稣所讲的比喻中,我们看到受邀者接二连三地开始找借口,躲避赴宴:他们不接受邀请!嘴里说是,却不行动。教宗解释说:他们仅仅是因榜上有名而沾沾自喜的基督徒,是名单基督徒。
诚如主在比喻中所说的那个法利塞党人自语:我每周两次禁食,凡我所得的,都捐献十分之一。
天主如同《路加福音》比喻中的父亲:这个父亲不但不怨恨离家出走的小儿子,反而日日夜夜等候他。这儿子是他生的!他一见到这个儿子归来便跑上前去,把他抱住,甚至不让他说完忏悔的话,好似要将他的口封住。
当天的福音记载富翁与拉匝禄的比喻。这位富翁身穿紫红袍及细麻衣,天天奢华地宴乐,根本没有注意到家门前有一个满身疮痍,名叫拉匝禄的乞丐。
因为他真正体味到主耶稣在《圣经》里讲的亡羊的比喻:对于一个罪人的悔改,在天上所有的欢乐,甚于对那九十九个无需悔改的义人。(路15:7)
教宗说:耶稣一向以简单的比喻教导人,因为所有人都熟悉牧人的生活,他们每天都能看到。他们明白,只有由门进入羊栈的才是羊的牧人,那些从别处进去的,从窗户或者其它地方进去的,就是坏人。
在耶稣的一个比喻中,我们看到当时的好工人一天辛劳才可赚得一个银钱。这一瓶香液相当于工人一年的工资,一下子就全花在了耶稣的脚上……爱财的犹达斯岂能不心疼?
恶园户的比喻告诉我们,父亲派遣儿子去收果子时说:他们会敬重我的儿子(玛廿一37)。
中国有个成语叫天壤之别,比喻两者相隔甚远,差别太大。是啊!有些人廉洁奉公,分文不沾;有些人却巧取豪夺,愈多愈好。两种人的差别简直让人不可思议。你说,后者能理解前者的高风亮节吗?
他效法福音比喻中的慈善父亲,做了天主慈悲的工具。他被称为远方者的本堂是理所应当的,因为他始终爱他们,寻找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