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说:尽管困难重重和遭迫害的悲惨现实,教会却不灰心泄气,仍忠于天主托付给她的使命,明认在教会历史上经常有许多殉道者,他们是见证人,为走上福音的旅程是不可或缺的。
接着,教宗在信函中提到曼海姆这个在思想上百家争鸣和各宗教交会的城市,他说,这个城市出了一位殉道者,他就是德国的儿子,耶稣会士阿尔弗雷德·德尔普。
即使教会生活在艰困甚至受迫害中,仍然以耶稣的福音和殉道者的血渗入社会和公共体制机构内。
如果我们成为理性的基督徒、社交的基督徒、仅仅行善的基督徒,我们将永远不会有殉道者。
100年来,无数的殉道者为捍卫真理,抛头颅,洒热血,高呼天主的名慷慨就义,用鲜血捍卫了信仰,见证了天主的圣爱;100年来,我们经历了风雨,遭受了摧残,虽然遍体鳞伤,但我们在圣神的引导下坚强地走过来了,我们持守了信仰的种子
这位圣女是一千七百多年前的罗马殉道者,在第三世纪中叶,罗马皇帝德乔迫害教会,当时有不少教友背教,但是童贞少女依搦斯因为坚守自己的信仰,不愿背弃基督,终至舍生殉道,年方十二岁。
他明知自己将成为殉道者,却仍然那么平静、坦然,摊开的双臂似在表示:无非如此,一切都在预料中!他面露悲悯之情,仍在关心着人间的苦难。他的崇高、理想之美与茹达斯的卑劣形成鲜明对照。使主题格外突出。
诵念三钟经後,教宗提到前一天9月23日在美国俄克拉何马(Oklahoma)市被册封为真福的殉道者,斯坦利‧方济各‧罗瑟(StanleyFrancisRother)神父。
梵蒂冈新闻办公室今天宣布,教宗方济各已经授权颁布关于他们殉道者的法令。
在向圣母祈祷后,教宗把他的思想「转向心爱的和殉道者的叙利亚,那里战事加剧,特别是在东部古塔(Ghou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