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在文字后面链接了一篇文章,告诉大家夫妻之间没有性格不合,只有理解不够,爱是理解,爱是包容,爱是责任!
我们不去讨论四十多岁的神父在教会中成为栋梁之材和宝贵财富的巨大作用,大家可阅读2月15日““信德””第3版的一篇文章“四十而不惑”,作者清阳把人生四十岁的宝贵岁月论述的全面而详尽,值得我们对照着去深思!
我近来看过一篇文章,说的是在埃及博物馆内展览着一个奇怪的玉匣,这只匣子是一只精美宝玉雕刻的、大小与当今抽屉差不多、内被十字形玉雕栅栏隔成四个小格子、洁净通透,但匣内空无一物。
《信德》上曾这样刊登过“修道生活”的文章,文中谈到:“修道”是全身心的奉献,是一种奠基于信德之上的行为,为在世的信友作一份先知性的表态。因为主基督曾说过,在天国里是不娶不嫁的景象。”
现在我将有关教会的训导文章摘要报告,以作为结束圣神同祷运动的评论。这是1969年美国主教团聘请专家研究之后,在11月14日发表的一篇关于圣神同祷运动的声明。
(《和谐与统一》首页)玻尔的活动、信仰、言论和文章,全部提供着关于他的人生观,他对宗教的笃信和哲学的看法,以及他对死亡的想法证据。他爸爸从小带他上教堂。玻尔写到:“……看到我的灵魂深处:看吧。
记得过去曾读过丹尼斯·狄德罗的一篇《与旧睡袍离别的痛苦》的文章。说有一天,朋友送给狄德罗一件质地精良、做工考究、图案高雅的红色睡袍。他非常喜欢,穿着它在家里找感觉。
不久之后,我发现自己已然爱上了读圣经、看圣书,渐渐地就有了力量、勇气和智慧,一边学圣经,一边可以一章一节地分享圣经了,还将心里想到的,嘴里想说的写成文章寄给了报社。
但愿看到此文章的弟兄姐妹也能借此对自己有所了解和认识,我们需要更多的发现天主给我们的美好,然后去活出这份美好——光荣天主,为主作证。
此前,夏主教讲道时分享有关沙士的一篇文章,当时的医护人员因为担心传染家人而在宿舍留宿,但一位医护人员的太太则希望丈夫能每天回家,除了能确保他每天平安外,更因为她相信自己与丈夫的爱能帮助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