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活节当天,教友们欢聚在堂院,为传递耶稣复活的喜讯,用肢体动作的方式来赞美、感谢天主,并以纯洁的心灵隆重庆祝了主的复活。鼓乐队、肢体祈祷的精彩表演,更增添了节日欢乐、喜庆、祥和的气氛。
耶稣藉着祂的死亡和复活,使逾越的意义达致圆满,弥撒正是为纪念祂的逾越。弥撒不仅是一个回忆。不,它的意义更为深刻,是重现2000年前发生的事。
圣史路加记载,复活主基督在最后晚餐厅与宗徒们再次相会;为了让他们明白自己不是鬼魂、而是拥有躯体和灵魂的人,基督便在他们面前吃了一片烤鱼。
在会长的带领下教友们打扫了教堂内外,并清理了死角,重新装饰了圣堂,以一派崭新气象迎接耶稣的复活。圣周六望复活弥撒中有14位兄弟姊妹加入了教会,受到教友们的热烈欢迎。
复活节是整个教会礼仪年的中心和高峰,无论是斋期的开始,还是复活节后的耶稣升天、圣神降临等庆节,都是以复活节为准往前或往后推算出来的,所以它们和复活节一样,都是一种“变动”的节日。
外邦人的宗徒在《斐理伯书》中表达了参与基督的死亡与复活所实现的变化的意义,指出了目标:我只愿认识基督和祂复活的德能,参与祂的苦难相似祂的死,我希望也得到由死者中的复活(斐3,10-11)。
外邦人的宗徒在《斐理伯书》中表达了参与基督的死亡与复活所实现的变化的意义,指出了目标:我只愿认识基督和祂复活的德能,参与祂的苦难相似祂的死,我希望也得到由死者中的复活(斐3,10-11)。
教宗向聚集在圣伯多禄广场上的信众讲解宗徒们看到复活的基督的经验,他们不能不为他们的非凡经验作见证。教宗说,即使在今天,所有基督徒都受召成为看见、记得、讲述的见证人。
在他复活的那个星期天以及之后的四十天内,他的许多门徒见到了他-曾有八次或九次在不同的场合见到了他;-有一次,有五百多名群众一起见到了他。
他不仅是信德之父,也是望德之父;因为我们从他的事迹中已经能够领悟到复活的宣报,新生命战胜邪恶与死亡的宣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