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封信是在耶稣会的无原罪圣母圣堂的档案中找到的,是圣依纳爵写给他朋友加尔佐尼奥的信。信是用意大利文写成,日期是1555年2月16日。人们估计信是圣人口述由他的秘书珀兰科听写的。
这次纪念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反思和庆祝基督徒共同信仰的独特机会,这信仰透过该会议所制定的信经中表达出来,并在当今依然活跃且富有成果。在澳门,主题则有些微不同,从被问一方转为回答一方:“我们信!”
有个信主的女子,嫁给一位品学兼优的青年,婚后两人相爱,小家庭幸福美满。在结婚第五周年纪念日,她对丈夫说:我有幸作你的妻子,你真是一个模范丈夫。五年的婚姻生活我十分满意。
我与大家分享一个小故事:有个信天主的女子,嫁给一位有为青年,在结婚第五周年纪念日,这位女子要求她的丈夫信主耶稣。丈夫说:我想问你,你信天主,杀人不杀人?她说:当然不杀人。丈夫又说:我也不杀人。
美国修女领袖会议六月一日发表声明,称教廷信理部要求她们改革的理据薄弱,调查过程亦欠缺透明度。与此同时,该会和教廷神长亦会透过对话解决问题。
17、共祭神父可以念信友祷词的导言吗?某次参与共祭弥撒,共祭神父在讲完道理之后紧接着念信友祷词导言。也有共祭弥撒中,主祭神父不但自己念导言,连祈祷意向也一并念出。
发言的主教们涉及了很多课题:其中有信友团体怎样参与弥撒圣祭;教育天主子民明了礼仪的意义,主教的面目应该是首要人物;为准备参与那种圣祭礼仪,圣道礼仪应该是重要的一环;神职人员的缺乏导致了许多信友团体不能领受圣体圣事
在这些《信经》中,下列两个在教会生活中占着极特殊的地位,这就是《宗徒信经》和《尼西亚·君士坦丁堡信经》。
这一传统不仅根植于早期教会的实践,更蕴含着深刻的神学意义、礼仪功能及信友灵性培育的目的。本文将简要从历史起源、神学内涵、礼仪实践及信友生活四个维度,探讨天主教为何以八日庆期的方式延续复活节的庆祝。
信友们齐聚在圣伯多录广场,参加教宗本笃十六世在位的最后一次三钟经祈祷及公开的接见。意大利北部来的信友们举着大标幅:谢谢您,亲爱的教宗 和我们会想念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