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世纪》上称巴比伦为“天主之门”(巴贝尔)。“巴比伦在上主手中曾是个灌醉大地的金爵。万民饮了他的酒才如此狂乱。……因为上主怎样计划了就怎样实践他对巴比伦居民所下的断语。”
最后,在主教的带领下,神父、修女、修士、唱诗班及教友们井然有序依次跨越圣门,大家双手合十,怀着悔罪、悔改之心缓步跨越慈悲之门,教友们或亲切地抚摸圣门、或深情地亲吻圣门、或毕恭毕敬向耶稣苦像鞠躬致敬,他们纷纷表示
信德网讯自2015年12月8日慈悲禧年开始,江西教区李稣光主教在开启教区朝圣地慈悲之门讲道时,常常引用《圣经》里亡羊的比喻,劝勉神父,教友要走出去,寻找已领洗,迷失,失散的教友,把慈悲天主的爱重新带给他们
慈悲禧年开启慈悲之门之际,钟声重新响起!
所有经过‘慈悲之门’进来的人,都要经验天主的爱;天主要施以安慰、宽仁,并注入希望。(《慈悲诏书》3)经验天主的爱需要我们反被动为主动。
教宗再次提到基督司祭职的美妙和不可宽恕的亵渎,不是因为上主不愿意宽恕一切,而是因为人自己把宽恕之门给封闭了,不让自己得到宽恕,他亵渎了耶稣司祭职的美妙。
教宗感叹道,今天忙碌的生活经常致使人们因害怕他人而关闭了许多相遇之门,但在奉献生活中决不可如此。我们绝不可只顾看手机屏幕而忽视弟兄,或更在意我们的计划却很少注视上主。
教宗最后总结道:当人依从渴望按照基督生活时,救恩之门就会向他敞开,救恩必会降临,因为天父是慷慨的,一如《天主教要理》所说的,‘天主渴望我们渴望祂’(2560号)。
若我们作出这请求,我们便会敞开感到疲倦的希望之门,毫无畏惧地重返初爱的水泉旁。那时,耶稣经过我们的路途,慈悲地注视著我们,要我们跟随祂。对我们而言,‘请给我点水喝!
圣洗圣事是他在我们与他之间建立起的一座桥梁,是一条把我们导向他的通道;是我们生命中的天主的彩虹,是天主对人类的伟大承诺,是希望之门,同时也是一个标记,这个标记引导人类本着积极与喜乐的心情,走其信仰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