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会议的主题为“教会与整体生态的新旅程”,且以教宗方济各的训导文件《福音的喜乐》宗座劝谕、《愿祢受赞颂》通谕和《主教共融》宗座宪令为指南,推动真正的牧灵、生态皈依和众议精神。
如今这种情况不复存在,“尚未接受福音宣讲的人民并非只生活在西方大陆之外,而是处处存在,尤其在都市大量集中的地区,它们本身就需要一种特定的牧灵服务”。
我们努力辨识出研究方法,并找出要探讨的议题方向,因为涉及的议题甚广,诸如:基本圣事神学、圣经基础、牧灵影响,有待研讨的多件圣事,以及各大洲不同的处境。在完成定稿之前,我们做了足足11份的草稿。」
这几天,耶稣召叫我们,一如祂对福音中富贵少年所做的那样,祂要我们摆脱尘俗,走出我们的封闭状态,以及我们日复一日的牧灵模式;祂要我们反省天主此刻想对我们说什么,希望带我们前往何处。」
圣奥斯定生活在第四第五世纪之间,他的人格、著作和主教牧灵工作给教会留下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思想和反省一直是教会历代神学的重要基础。就因为如此,教会尊奉他为教父和圣师。
教宗叮嘱他们“要悉心甄选主教,他们应奉献于羊群、忠于牧灵关怀,绝不能是野心家”。
对于为信众的益处给予牧灵答复的紧迫性,这些时间有时会成为阻碍。
1839年(清道光十九年),“山东代牧区”正式成立,教宗任命罗类思神父为山东代牧区首任主教,管辖整个山东省教务。1848年6月23日,江类思升任山东代牧区第二任主教。
教堂还设立修道院等,教务盛极一时,在国外都有一定的影响。廿四倾地天主教堂最兴盛时有教徒约万人,神父一百多位。其中,中国神父占百分之四十。
笔者注:以上摘自“清代历史资料丛刊”《教务纪略》,上海书店1986年8月,据光绪卅一年南洋官报局影印本。